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臘月二十和二十四號兩場演出乏善可陳。
二十那天是人事局組織的軍地聯誼,邀請文化中心演出。
人事局帶隊的是局長和一個副局長,其中還有老熟人,壞脾氣的秦文學。
秦文學剛看到韓路的時候還繃著,我們的小韓同志可不管這些,上前就笑嘻嘻地打招呼,直接跟人勾肩搭背。吃飯的時候,又狠狠地灌了他幾杯酒。
老秦道,小韓,上次家裡出事,我心情不好,態度粗暴,給你道歉了。
韓路說:「誰不遇到點事兒,或許這就是人生,或許這就是生活。」
秦文學動了感情,眼眶紅了:「小韓,真對不住。想不到你心胸這麼寬闊,你這個小兄弟我認了,咱們不醉不歸。」
臘月二十四好那天則是去了市老人院。
這兩場都不太成功。
說起來,這是陶桃獨立挑大樑後的演出。
軍地聯誼的時候,陶桃唱的是《霸王別姬》,陶桃演虞姬。韓路上次在省會被她震撼了一次,這次倒也看進去了。他雖然不懂戲,但還是很快進入了那哀婉淒涼的氛圍中。
尤其是當陶桃唱出「我這裡出帳外且散愁情。輕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頭見碧落月色清明。」心尖尖竟猛地一顫,有種說不出的悵然。
但下面的聽眾卻不懂,面面相覷,還是有人喊了一聲:「好!」才例行公事地熱烈鼓掌。
陶桃唱完,樂隊開始演奏《咱當兵的人》,氣氛終於達到最高潮。最可愛的人開始吼歌:「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只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
樂隊倒把陶桃的光彩全搶了去。
韓路不覺得感嘆:時代不同了。
在敬老院的演出,中心本有很強烈信心獲得成功的。畢竟,傳統藝術的最大受眾是老人。
為此,大家提起精神做好了準備,唱的也是陶桃最拿手的《北邙山》。
《北邙山》又名《邙山射獵》,為川劇著名折戲之一。東周列國時,夔妃久居深宮,鬱鬱寡歡,周襄王攜其往北邙山射獵取樂。夔妃見隨行的二王爺姬叔岱年輕英俊,武藝出眾,頓生愛慕之意,便以騎馬射兔為由,要姬叔岱保駕,以避開襄王,向姬叔岱賣弄風情。
陶桃唱得那叫一個風情萬種,就連對她心生厭惡的韓路也承認,這女人演絕了,她啊,就是個害人精。
可這個時候卻出了狀況,演員們在臺上賣力演出,下面的老人久坐無聊,就開始亂說亂走。
幾百老人頓時放了羊。
養老院的管理人員或拽或拉,讓他們保持安靜,可又如何拉得住。
正在這個時候,不知道誰喊了一聲:「打架了打架了,老李跟炊事員打起來了!」
打架可比舞臺上的川劇好看,呼嘯一聲,所有人都跑去食堂圍觀,只留下呆若木雞的演員們。
韓路抓了抓頭,不覺的笑起來:住進老人院的大多是農村五保戶,他們可欣賞不來這種高雅藝術,可惜陶桃的媚眼拋給瞎子看了。
文化中心的演員們接連演出失敗,情緒都有點低落。
陶桃卻不在乎,說:「我在舞臺上唱戲,唱的是我自己,可不為別個。觀眾多寡,他們喜不喜歡,並不重要。」
韓路忍不住道:「陶老闆這話不對,你老人家自嗨了,其他人可是要恰飯的。沒觀眾,這單位遲早解體完蛋。礦區的飯碗鐵吧,現在不也要分流到地方。」
眾人聞言都是面色大變,陶桃憤然道:「有的人不煞風景就不開心。」
韓路嘴碎:「良藥苦口,你見我煞風景不開心,可將來單位改制,那就是所有人統統煞角。」
煞角是傳統戲劇術語,意思是一幕戲的結尾,唱完回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