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雪印/英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犯罪人作案時帶有明顯的標記行為。在勒死被害人之後,兇手接連實施了脫掉衣物、擺放屍體、捆綁、割舌、整理衣物等行為,從正常思維來說,這些行為是完全沒有必要實施的。就算我們假設,兇手當時覺得單純殺人並不足以洩憤,也不可能將附加的釋放行為做的如此複雜。它分明已經超出了正常洩憤的範疇,是兇手獨有的一種行為模式,就像一份簽名,一份兇手殺人之後標記自己身份的簽名。
通常犯罪人的標記行為,是由犯罪人的情感需求所定,它有很多種動機型別。本案中的標記行為呈現的非常精細,像是經過精心設計,可能承載著某種寓意,應該是一種&ldo;儀式化&rdo;的標記。
兇手殺人之後沒有立刻逃離現場,而是冒著一定的風險、極其耐心地履行了某種儀式,這表明儀式在整個謀殺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也契合了以往追求儀式化的殺人案例‐‐&ldo;儀式才是謀殺的重點,而被害人往往只是因為符合闡述儀式的條件才被選中的。&rdo;兇手不在乎殺的是誰,殺人行為本身也不是他的終極目的,而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是為了滿足其情感或者心理上的特殊需要。
總結起來說:這是一次預謀殺人,兇手的附加行為是一種儀式化的標記,兇手與被害人在生活中可能並沒有直接的交集,兇手的犯罪行為並不是那些慣常的由金錢、報復、嫉妒等因素所驅使的,它是表達心理需求的一種表現。
韓冷放下手中的鍵盤,伸了個懶腰,表情有些凝重,他知道自己的推論意味著什麼。
很顯然兇手的在本案中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滿足,而這種滿足感會像吸毒、賭博、酗酒、嫖娼等行為一樣,會產生心癮,會讓人慾罷不能。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前次的滿足感會逐漸的消失,兇手如果想持續獲得這種滿足感,他就可能會繼續作案。
兇手會是一個……?
&ldo;不……!&rdo;韓冷使勁甩了甩頭,試圖將剛剛的想法驅趕出自己的腦袋,畢竟現在掌握的資料裡,並未顯示有相同手法的案例,到目前為止它還是一個&ldo;個案&rdo;。
韓冷把身子靠在椅背上,讓自己冷靜一下。他告誡自己,這種推論可不能隨便亂下,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這畢竟是他第一次接觸真實的案例,不要讓主觀願望幹擾了判斷。可是相反,剛剛的閃念卻在他的腦海里越印越深……
他想起自己的導師,著名犯罪心理學家李博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變態連環殺手的判定,不在於他殺了多少人,而在於犯罪人的犯罪行為是否符合連環殺手的特徵!
在派出所的協助下,吳鵬在本市的落腳點被找到,但是他的人卻&ldo;失蹤&rdo;了。
吳鵬在玉山路一帶開了家網咖,他平常就住在網咖樓上。據他僱傭的店員回憶:吳鵬這陣子顯得特別的煩躁,經常不在店裡,還愛發火。在八月十九號(也就是林梅被殺的前一天),他突然說要去外地幾天,但是去什麼地方、去幹什麼都沒說,只是交待他們一定要看好網咖,從此便人影無蹤,打他的手機也總是不在服務區內。
吳鵬十八號去律師事務所找過於梅,十九號從網咖出走,緊接著二十號於梅便被殺。三個時間點是如此的接近,好像有著一定的關係,但也可能只是巧合。吳鵬到底與於梅的死有沒有關係?他在離開事務所兩年後又突然去找於梅是為了什麼?他是真的由於私人原因去外地,還是有預謀殺人之後躲藏起來或者已經潛逃了?這一切的疑問恐怕只有找到吳鵬之後才能得到解答。
吳鵬不是本市人,隊裡向他的原籍地撫江市以及本市各分局下發了協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