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二十一) (第1/2頁)
騙子走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甫因營救房琯,觸怒了唐肅宗,被貶華州,做了華州司功參軍,負責祭祀、禮樂、學校、選舉之類的事,這也是老杜任期最長的一個官職了。然老杜雖身在官場,可心情卻不是那麼美好,原因無他,他覺得這官職與他的才華不符啊!他的理想依舊實現不了,他常常遊西溪畔的鄭縣亭子,以派遣內心的苦悶,以詩抒發著仕途的失意,以及對世態炎涼、奸佞進饞的感嘆與憤懣,“天寒遠放雁為伴,日暮不收烏啄瘡。 誰家且養願終惠,更試明年春草長。”】 千里馬終得伯樂,可他杜甫什麼時候才能一展抱負啊! 無論處於何時何地的杜甫,都不由的將自己帶入了那種境界下,感慨不已。 而有此感慨的又何止杜甫一人,李白、白居易等等官場失意之人比比皆是,他們感同身受啊! 千里馬常有,可伯樂卻去哪裡找呢? 【安史之亂還在繼續,杜甫憂國憂民之心依舊不減,寫下了“三吏”、“三別”,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永遠是苦難,“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處處都是生民百姓的疾苦啊,一路之上觸目驚心啊!】 那一年,他從洛陽返回華州,沿途所見,令他痛心不已,百姓的災難?百姓的負重?皆因戰亂而起?這一場席捲全國的叛亂究竟何時才能結束? 憶起那些年,目睹著黎民百姓的苦難,杜甫依舊感覺到錐心之痛。 同樣感到錐心之痛的還有唐太宗李世民,他心裡有股說不出的難受,好好的一個盛世就這麼被毀了?唐玄宗,千古罪人也! 看著天幕中的這一幕幕悽慘的景象,位於武周時期的武則天也有著些許感觸,她不是心慈之人,她的上位更是踩著無數骸骨上的,她雖自立為大周,可是對著唐朝,她也是有著別樣的感情的。 唐玄宗,她記得天幕之前說過他的名字,叫李隆基是吧!如果她沒記錯,那是她四子李旦的兒子吧! 別的位面,她管不了,但是在她這個時空,沒這個人了! 一向殺伐果斷的武則天當即便做了決定。 【再之後,關中大旱,給百姓的是雪上加霜,老杜的憂時傷亂之心無處不在,當即寫下了《夏日嘆》和《夏夜嘆》,感嘆著國家的災難以及黎民的疾苦。可心有餘而力不足,面對著時政的汙濁,他無力改變,可也不想與之同流合汙,當官不能為民,不能實現自身抱負,當之何用,老杜或許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他辭去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 杜甫:“心有理想,但是時不待我啊!” 李白:“老弟的想法,我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啊!” 王維:“杜甫回來了,我在哪?” 【沒了官職,也就意味著微博的收入也沒了,老杜的日子過得也越發悽慘了,他的晚年生活不是在漂泊就是在漂泊的路上,辭了官職之後,他入蜀了,他攜著妻小一路顛簸,來到了同谷,在這裡,他們無依無靠,艱難的生活逼的他們以拾橡粟為生,有時甚至到山裡挖掘一下植物以充飢,家中的兒女更是經常餓的哇哇大哭,這日子過的就算用慘絕人寰來形容也不為過啊!就連老杜本人也是仰天長嘆,忍不住的傾訴起血淚來,“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髮垂過耳……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慘慘慘!一個字就是慘!天幕外的人們一致是這麼認為的,這位詩聖的生活過的也太悽慘了點吧!感覺還不如他們普通老百姓呢!當然那是沒有經歷過戰亂的百姓們! “子美,你這……”李白無語凝噎,他想象過杜甫的慘,可是沒想到會那麼的慘。 “太白兄,我也不知….”此刻的杜甫也是無語,他也不知道未來的他怎麼就過成了這副慘樣? 【“ 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在同谷是過不下去了,老杜南下了,來到了成都,初入成都,他的日子依舊慘兮兮,他們一家先是借住在了浣花溪畔的一座古寺裡,可是住宿問題解決了,食腹問題呢?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去乞討,所謂的“不食嗟來之食”,在全家人的生命面前,那都不是事啊!畢竟,老杜也不想再發生兒子被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