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人仔細一看,那些碎片上確實粘著些灰黑的痕跡,不免也開始相信小印子的話。
剪秋又將這些證物放進文盤中,呈給皇后與華妃等人一一看過。
如今人證物證有了,就看甄嬛能不能找到為她證明之人了。
“甄常在,這些碎片,解釋一下吧。”
這些碎片的確是甄嬛所燒,但她並不想在此時承認。畢竟小印子所說的打殺之話都是子虛烏有的。
想來這些所謂情詩,也是有人模仿果郡王的筆跡寫出來的。為的就是借之前赤足戲水一事,叫皇上再對自己生疑。
為今之計便是將目光放在送信之人身上,只要抓住他,就能還自己一個清白。
“皇后娘娘,這信件是何人送進月地雲居的,嬪妾並不知情。
而且這字跡也並非嬪妾殿中之人的,定是有人模仿他人筆跡,故意栽贓給嬪妾。
還請娘娘明察秋毫,將那送信栽贓之人給抓住。”
甄嬛低下頭,極速思考究竟是誰做下此事。她早就派小允子關注著月地雲居的情況,卻並未抓到送信之人。
想到監視康祿海幾人,卻也每每被他們躲過。
也不知到底是何人在背後指點他們,叫自己總是慢了一步發現真相。
“若是想抓住送信之人,少不得要先知道這信是誰寫的。
這信紙,嬪妾瞧著好似那開化紙,這本就是御用之物,等閒之人是接觸不到的。”
敬嬪這段時間一直負責六宮事宜,對於這御用之物倒是清楚的很。
皇后摸了摸那張紙,紙張雖薄但韌性十足,且紙張潔白、質地細膩的很,確實是開化紙無疑。
宮中能用這紙張的人寥寥無幾,再考慮到與甄常在有關的男子的話,皇后在這時提出果郡王,一點都不會叫人生疑。
“剪秋,把那把扇子拿來,對比一下字跡。”
扇子很快便被呈了上來,皇后認真地對比著字跡,半晌才嘆了口氣,叫甄嬛自己瞧上一瞧。
那扇子上的字跡甄嬛熟悉的很,加上那落款的名字,甄嬛完全可以確定,那些信件就是果郡王所寫。
“前些日子果郡王送了兩把自己所繪的摺扇入宮,還在上面提了詩。
甄常在,這二者的字跡,是否一致啊。”
甄嬛沉默了一會兒,才微微抬起頭來回話,眼睛卻還落在紙面上,試圖找出不同,“……粗粗看來,倒是十分相似。”
“看就看的仔細些,”華妃向來瞧不上甄嬛這假裝無辜的姿態,每每開口都帶著十足的嘲諷之意,“一筆一劃都認真看看,免得又哭天喊地,怨別人誣賴了你。”
甄嬛趁著華妃說話的空當,又認認真真看了兩幅字跡,奈何扇子上的詩句甚少,只有兩個字與信上的重合。
但仔細對比看來,確實是完全一致的,彷彿是直接拓印下來的一般。
“確實是十分相似,許是有人拓印了果郡王的字跡。”
“還未確認就是果郡王所寫,甄常在就急急忙忙辯白上了。”今日之事麗嬪出了大力,她瞧著甄嬛急於解釋的樣子,高興的不得了,“莫不是之前的傳言,都是真的?”
聽見麗嬪提起之前一事,甄嬛心中頓感不妙,她赤足戲水被果郡王看見一事是真,被果郡王作詩調戲一事也是真。
若真被這些長舌婦人借題發揮,那她這一身清白便徹底毀了。
“之前的事情,不過是些無根無據的流言罷了,胡亂傳言之人皇上已經下旨懲戒過了,麗嬪要引以為戒才是。”
甄嬛在口頭之爭上永遠勝人一籌,但她顯然忘了,華妃最是瞧她不上。
如今還要提起華妃因為散播流言被皇上斥責降位之事,豈不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