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索性先不去想晉王與百越,輕輕揉了揉眉心,問:「那批鹽呢?憑空消失是不可能的。地方鹽政官且不說,土匪的嘴可並不嚴實。」
沈遲輕笑:「崎嶺山後有一條河,倒進去就行了。土匪嘛,他們不是愛錢,那就拿錢消災好了。」
江懷璧徹底矇住。
這法子……是損了點,但的確可解一時之急。
「世子的意思是將土匪劫鹽之事抹去?那百越呢?」
「百越之事屬外交,自然是交給江大人了。」
還是繞回來了。
江懷璧不死心,繼續扯回去,「即便是私鹽,也是百姓勞作所得,這倒進河裡白白浪費怕是不太好。」
沈遲眉眼帶笑,「嘖嘖」兩聲,不可置信地搖頭,「我還不知道你江公子還有這憂國憂民的情操,著實讓人佩服。」
「你怕是沒有看到過百姓曬鹽。我去過蜀地,南安縣有鹽灘,當地地方官帶領百姓開鑿井鹽,採出地下滷水然後於地勢較高日光強烈處曬鹽,後經多種程式加工方成食鹽。鹽既從滷水中析出,那河中所溶之鹽自然也能拿出。只不過虧損的,晉王自己補上便是。」沈遲滔滔不絕,心中暗暗有些得意,不曾想江懷璧當年被書院夫子讚譽博聞強識,也有他不知曉的事情。
不過他說這些可並非是真得還要從那些鹽水提煉食鹽,閒得慌麼,寧願虧損也懶得下那功夫。
第22章 兩難
江懷璧果然搖頭:「這曬鹽的成本過高,官鹽成品價格都沒有那麼高。「所以啊,並不打算要那些鹽了,虧損的都推給晉王好了。以永嘉侯府現在的勢力,踏平一個土匪窩還沒問題。大齊內我都可以解決,只不過百越那邊有些難辦,所以想看看江公子怎麼想。」
說到重點了。
沈遲饒有興趣地將頭探過去,卻吃了一記江懷璧的冷眼,撇撇嘴又坐回來,深深嘆了口氣。
懿興年間有那麼幾年大齊京城有傳言,江尚書獨子江懷璧與長寧公主嫡長子沈遲當並稱「京都雙璧」。
二人當時同在明臻書院讀書,相貌俊朗,且家世都高。彼時沈遲在書院學習尚且用功,尤其是騎射之術連夫子都交口稱讚。而江懷璧是書院出了名的優等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然而這「雙璧」之稱並未持續太久,便被沈遲與青樓花魁的一段風流韻事打破。
自此京中對這雙璧的評論走向分化。沈遲是張揚肆意,堂堂男兒整日喜穿紅衣到處張狂;而江懷璧含蓄冷淡,一襲青竹錦袍卻如三尺寒冰拒人千里之外。
江沈兩素來無多大交集,兩人自明臻書院出師後便各自歸家,除大型宴席連見面都寥寥無幾。
沈遲這幾年平平淡淡,他未曾科考,便在世人眼中淡了下去。
江懷璧面色平淡並無波瀾,心中卻暗嘆,以母親有孕的訊息作為籌碼,換父親冒險解決晉王與百越之間的事情,以求沈秉平安。而這件事對於父親來說,太冒險了。周蒙既然坐在首輔的位子上,便不是吃乾飯的。
此事一出,晉王定然會失去聖心,但罪不至死。江耀庭這個禮部尚書不僅收到景明帝的猜疑,而且與晉王便是明著對立了。晉王在朝中的勢力不可小覷,也就相當於江耀庭於朝中失去很多人心。
然而莊氏小產而亡的訊息若是傳出去,是要遭天下人唾罵的,朝堂上御史的口舌且不說,只大齊律令,江耀庭輕則丟官棄爵,重則性命不保。
江家的前程萬不可斷送在這裡。
「如何?江公子可想好了?若還是不放心,我也可幫忙解決平郡王那邊。畢竟楊氏知道的事情,方尚書可以不知道,但平郡王是一定會知道的,身上同樣流著楊家血脈,豈是方尚書這個不解風情的老頭子可以比的。」沈遲手按在石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