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轉運使 (第1/2頁)
殘林之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閒話不提,李承乾話音才落,殿中群臣便皆是一驚。
沉寂了不過數月,他們這位太子又要搞什麼么蛾子?
龍椅之上,慶帝倒是饒有興趣的問道:“說說看。”
新報所帶來的風潮至今未曾平息,尤其是隨著京都數十家報館的出現,慶國各地也開始零零散散的開始有人興辦報館。
民間瞭解資訊的渠道一下子多了無數,潛移默化的,某些風潮也確實在悄無聲息的變化之中。
比如街頭小巷權貴們欺民霸女的事情少了許多。
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第二天登上某一個報紙的頭條。
那樣的後果將是極為慘痛的。
平常或許能夠依靠自身的勢力將此事壓下去。
但關注的人一多,想壓下去就沒那麼簡單了。
至於說讓報館壓下不發,他也不看看如今辦報館的幕後人物都是些什麼人。
皇子,宰相,部堂高官,哪一個是好惹的?
如今為了搶佔市場份額,腦漿子都快打出來的。
有這樣的熱點事件誰會為了一個蠢貨輕易放棄?
更何況,就算這一家報館不報,其他的報館又憑什麼視而不見?
所以,其他的暫且不談,慶國上下的風氣確實是不知不覺間好了不少。
尤其是慶帝對於寫出三國演義的羅貫中興趣一向很大。
他也很好奇,自己這個太子憑什麼能讓這樣的人才為之效力的。
當然,對於羅貫中,他自然是讓內廷做過背景調查的。
地地道道的京都人士,二十年前還參加過科舉,落榜不中之後,經營自家的書鋪至今。
似乎是因為看了新報的那一篇少年慶國說之後,才生出了心思去招賢館效力。
也因此,他不由思考起了科舉的合理性。
為什麼這樣的一個人才,居然會落榜?
當然,他也只是隨便想想,科舉之事,牽一髮而動全身,稍有不慎,整個慶國官場都要震動。
他自然不會輕動。
不過對於李承乾接下來想要做的事情,他也確實很有興趣。
畢竟,有新報之事珠玉在前,自然令他的期待感提升到了一個極高的地步。
不過,能夠堂而皇之的說自己想要去做什麼,大抵也是隻有太子才有的特權了。
李承乾略作思索之後,便朗聲道:“兒臣聽聞郵路轉運使一職空懸至今,導致郵路系統連年虧損,入不敷出,為此,兒臣深感痛心,夜不能寐。
畢竟,曾經諸位大臣為了內庫拆借於兒臣的千兩紋銀,可謂是痛心疾首,這郵路系統的支出至今又何止萬兩?
故而,為殿中群臣解憂,也為了我慶國解憂,兒臣願擔任這郵路轉運使一職,望陛下成全!”
話落,太極殿中一片安靜。
不少朝臣包括慶帝臉色都不太好看。
這郵路系統乃是慶帝一手推行創立,連年虧損,無底洞一般的往裡填銀子的事情雖然眾所周知,但這畢竟不是什麼好聽的事情,向來無人提起。
尤其是不少朝臣的親戚在其中混天度日,既得利益者又哪裡會在乎國家虧不虧損?
雙方各有默契之下,這郵路系統的事情幾乎被所有人都故意遺忘了一般。
結果今日李承乾卻是在太極殿中當著所有人的面,撕開了那一層透明的遮羞布。
如此赤裸裸的將一切敗在了檯面上。
他們臉色自然不好看。
然而,若是要反駁,虧損的事實擺在這裡,若要強辯,今日之事萬一透過報紙流傳出去,臉面又往哪擱?
所以,許多朝臣都只能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