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樺夜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得有人看著保證政府運轉吧?想要北狩打擊蒙古人,家裡不能亂套吧,這些人要保證國內安寧,手裡是不是得有權?
而有權自然就會有慾望,那麼是不是得制衡?所以太祖皇帝所制定的這一套皇權體系,天然的就討厭少年天子,喜歡的就是“國有長君”,這一套體系必須是一位成年的能夠正常履行職責的皇帝。
可是現如今卻來了一個八歲太子,那麼在朱祁鎮成年之前,這一套皇權體系就會處於停擺狀態,權力體制就無法正常執行,這不僅僅是皇室無法容忍的,就是大臣們都無法容忍。
這才是現如今太后心中的結症所在,至於朱祁鎮的小動作,那就猶如幼童揮舞著木製刀劍,博人一笑罷了,如今的情形就是,國家和皇權需要一個成年的皇帝,而現實是太子年僅八歲(七歲半),所以就需要做出改變來適應這樣的權力體制,宣宗的遺詔就是由此而來,因為遺詔當中明確的給予了太后臨朝稱制的權力,太后成了皇權的新核心,此時的她無人可制,若是張太后手握遺旨,臨朝稱制,垂簾聽政都沒有任何阻礙。
但是太后卻不會如此做,老太太年歲已大,身體機能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老了就是老了,若是在年輕十歲,垂簾而已,又能怎樣?可如今太后已經步入老年,太子卻是個八歲的孩童,若要等到太子心智成熟,最少需要十年光陰,十年!人生有幾個十年?以太后娘娘的身體能夠有十年嗎?在此期間,但凡有個萬一,皇帝仍然年幼,那該如何?誰能接替她?孫皇后?
提起孫皇后,張太后對她那是一萬個看不上眼,張太后出身於指揮使家庭,兄弟又都是靖難功臣,她本人還陪著仁宗皇帝一起參與過北平保衛戰,可以說無論軍政張太后都能夠捋順,就是宣德年間,宣宗皇帝多次巡狩,太后也多次坐鎮京師的參與政事。
對於執掌天下事,雖說不是駕輕就熟,但也能保證穩定無錯。
至於孫皇后,在張太后看來就是一個被愛情衝昏頭腦的無知婦人,說起孫皇后,其實張太后也是滿心的恨鐵不成鋼,孫皇后,名若微,是張太后還是太子妃的時候就養在身邊的,就是將其當做太孫妃教養的,孫氏也算是不負眾望,各種禮儀,教養也是學得飛快,與宣宗皇帝也就是當時的太孫,那也是琴瑟和鳴,恩愛非常的,可是就在即將大婚的時候,太宗皇帝一道賜婚聖旨下來,胡氏善祥成了正牌的太孫妃,當時身為準婆婆的張氏也入宮陳情了,可惜聖旨已下斷無更改的道理,所以後來宣宗皇帝才會覺得虧欠幾分。
若是事情到此結束也就罷了,可偏偏事與願違,胡皇后賢良淑德,深得仁宗皇帝夫婦喜愛,可就是有一點,只生了一個女兒,就再無動靜,而孫氏卻是一胎生下了長子朱祁鎮,本來挺好的事,卻因為宣宗皇帝腦袋一熱,來了一手資訊不對稱,廢立皇后,而此事也成了宣宗皇帝一輩子的汙點,成了史家筆下無法抹除的黑料,太后自不會怪罪自己的兒子,而享受勝利果實的孫氏自然就成了頂雷的羔羊。
所以,在太后眼中,如此不識大體的婦人,是絕不能掌權的,權力若是落入她手,還不知道究竟會將天下霍亂到什麼地步。
再一個就是,自太祖高皇帝開國,就對後宮干政十分嚴厲,別看對於馬皇后坐龍椅看奏摺笑呵呵的,那是因為患難夫妻自是不同,可是子孫之中誰要是有婦人干政,那就呵呵了。而且從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太祖為子孫選妃,多選平民之家,除了懿文太子和太宗二人,其他的太祖子嗣大多都是選的平民之女,此後更是形成了“祖宗成法”。就是張太后,當年也不過是個指揮使的女兒,而在太祖時期,指揮使算得什麼?哪一個功臣勳貴身上不掛一兩個總兵將軍的稱號的?
所以她不想破壞祖宗成法,若是她真的臨朝稱制了,想想呂后死後呂氏一族,武則天死後的武氏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