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2/2頁)
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整畫面,細節清晰,色彩鮮明。
死者是中年人,身體微胖,穿灰色夾克,躺在沙發旁的地板上。他的左右手臂都滲出鮮血,染紅了衣袖。染紅的衣袖上有破口,特別是左手臂衣袖至少有四條明顯破口,破口邊緣整齊。胸腹部有傷口,血流得很多,沙發上有一塊擦拭狀血跡。死者身體下面有一片血泊,腰部衣服撕開,露出皮帶,皮帶上還扣著一把彈簧刀。
客廳有明顯搏鬥痕跡,有椅子倒在地上,還有砸碎的瓶子。室內除了死者身體下的血泊外,還有噴濺狀血跡、濺落狀血跡、拋甩狀血跡和滴落狀血跡。
侯大利仔細觀察案發現場,其他幾人也各行其是,努力尋找案發現場的蛛絲馬跡。
李法醫道:「雙臂形成抵抗傷,屋子裡亂七八糟的,說明兩人有過打鬥。小林,多提取幾份血樣,說不定混入了兇手的血跡。」
抵抗傷是法醫病理學的一個概念,即受害者在被襲擊過程中本能地用手阻擋兇器或試圖搶奪兇器時造成的傷害。抵抗傷如果是在手掌、手指關節處的切割傷,這意味著受害者曾試圖搶奪兇器;如果是在手掌、胳膊上的貫穿傷或切割傷,這說明受害者曾使用胳膊或手阻擋刀具。
田甜仔細看傷口,又道:「死者的傷口顯示既有主動性抵抗,又有被動性抵抗。他的手掌內側有一條線性創傷,這是主動性抵抗,說明瞭兩點:一是他主動握住兇手的刀刃,二是兇手用的是單刃刀。而手臂和胳膊則是被動性抵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