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部分 (第3/4頁)
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步伐,那就必須要全力進行跳躍式的追趕。一步跟不上,那就步步都有可能落後。工業的發展與建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就是大幅度的後退。這個階段咬牙堅持下來,就是一個勝利。
更何況使用木材生產機體所需要的特製膠水,抗聯自身也無法生產,全部需要依賴進口。這一點也是制約了飛機產量上升,一個相當關鍵的弱點。與其到時候被人家掐斷脖子,還不如現在就痛下決心改進。
最關鍵的既然早晚都要掌握這門生產技術,那麼早掌握就比晚掌握要好的多。眼下是困難一些,但並不是一點替代辦法沒有的情況之下。如果可以透過這些代價,將航空工業整體生產水平提高一大步,那這個代價就是值得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保證戰後航空兵的戰鬥力,楊震也就有些不擇手段。雖說花費了大筆的資金,但也保證了這關鍵的兩三年之內,航空兵的戰鬥力不出現斷檔和下降。只要能在這兩三年之內,真正掌握航空用鋁的生產和使用技術,培養出合格的航空製造人才就值得。
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群土匪
如果說楊震想方設法收集德國戰鬥機,倒是因為至少還有明面上的原因。但他除了戰鬥機之外,還不斷想方設法增加容克五二運輸機的數量。並苦心收集這種飛機使用備用發動機以及零部件,以保證這種飛機使用壽命的做法,可就多少有些耐人尋味了。
為了能在短期內大幅度增加這種飛機的數量,楊震派人甚至以成立一家主要在亞洲和南美執行的航空公司的名義,透過組建的皮包公司去美英法佔領區收購。為此付出為數不菲的資金,引起很大的爭議。
就算抗聯組建了兩個傘兵師,可眼下抗聯手中效能比這款飛機優秀的多的美製運輸機,已經有了一定的數量。而且透過各種手段和辦法,也購買到了美國部分新式運輸機的圖紙和技術,同時美國人也轉讓了C四七運輸機的生產技術,幹嘛還要到處搞這種老式的運輸機?
直到楊震戰後計劃全面暫開之後,所有的人才明白楊震的用意所在。在抗聯與美軍攜手對日空襲之下,被炸成一片廢墟的日本本土,能夠供起降要求比較高的美製運輸機,起降的機場基本沒有剩下幾個。
日本本土的機場,一直都是美軍艦載機的重點摧毀目標。包括東京幾個機場在內,絕大部分的機場都被炸什麼都沒有剩下不說,機場上被高爆航空炸彈炸的是大坑套著小坑。而沿海的機場不僅要承受美軍艦載機的攻擊,還要不時的被美英艦隊一頓艦炮轟擊。
缺少工程機械的日本人忙碌一個夜晚,好不容易讓機場恢復使用。第二天又被美軍艦載機,給恢復成搶修前的樣子。除了北海道和南千島群島的機場之外,整個日本本土到日本人終於熬不下去投降的時候,基本上找不到可以使用的機場。
而且很多日本工廠都因為持續不斷的空襲,被疏散到無機場的農村。這個時候野戰起降效能極其優異,必要時候不需要機場,只要有一段筆直公路,就可以起降的這款德國運輸機,優勢就真正的顯露出來。
日本人投降後的第一時間,這些只要有一塊平坦的地方就可以起降,甚至直接可以降落在工廠旁邊的容克五二運輸機,全部被楊震調往日本本土。搶在美軍大規模的進入日本之前,在短時間之內向朝鮮境內抗聯的控制區,轉運了大批的工業裝置、秘密物資,以及搶到手的日本技術人員。
在完成對日運輸之後,這些運輸機中的相當一部分又被轉為民用,承擔了部分交通不便地區物資和人員的運送。以及在解放戰爭之中,在需要時候為部隊提供野戰補給。雖說運載量有限,但是這種飛機優異的野戰起降效能,正是缺乏標準機場的中國最需要的。
無論是在解放大西北與大西南作戰之中,還是挺進中南戰場。這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