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表面文章 (第1/2頁)
創裡有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翰民理解幾位年輕技術人員的質疑,讚賞他們科學務實的工作態度,但他實在沒法向他們解釋其中的原因。 鈀碳催化劑的製備和加氫還原技術,在方翰民的前世已經是相當成熟的工藝,方翰民給出的催化劑製備和用於評價的工藝條件,已經是被無數試驗和生產實踐最佳化的結果,在他前世的有關行業得到了普遍應用,面對如此最佳化的工藝條件,再做其他條件的試驗驗證,在他這裡完全是多此一舉。 組建科研團隊,並不是要從實驗室開始研究鈀碳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和加氫還原工藝,方翰民的目的只是想做給外人看,讓他們知道,二車間的深度技改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礎工作之上的,並以此打消領導們的顧慮。 用一般的試驗流程衡量,小試階段的工作確實比較粗糙,因為有非常最佳化的工藝條件,方翰民根本就沒打算在實驗室費工夫,但他又不得不面對四位年輕技術人員的質疑。 在不能說出真實原因的情況下,方翰民略顯無奈地說:“你們的意見很有道理,但二車間的深度技改是一項比較緊迫的任務,咱們不能按部就班地在實驗室對多項工藝條件進行一一驗證,不過,已經進行有限驗證的試驗結果,也能很好地說明問題。” “你是說後來給出的兩組試驗條件吧?結果是能說明一些問題,但我們認為還是遠遠不夠,作為這麼大的專案,基礎工作即使做得再細也不為過。” 方翰民可不想跟幾位技術人員在這裡浪費時間,你們不是想做試驗嗎?以後有你們做不完的科研專案。為了不在剛才的問題上繼續糾纏,他想了個緩兵之計,“如果你們有興趣,等把二車間的深度技改任務完成了,咱們可以回到實驗室,回過頭來對其他工藝條件進行詳細驗證。” 方翰民畢竟是他們的領導,四位技術人員儘管對他的回答不甚滿意,最終也要服從方翰民的決定。 有了小試做基礎,在確定中試方案的時候,方翰民把工作主動權交給兩個小組的技術人員,他在一旁觀察,他想看看四位技術人員當中,哪位更勝一籌。 幾天以後,四個人把各自的方案交給方翰民,為了做到儘量公正,他把四人召集起來,讓他們介紹各自方案的特點,然後對每個人的方案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 雖然不對具體方案發表點評,但方翰民要參與每個方案的表決,在對投票規則進行說明後,五人開始對四套方案投票。 幾分鐘後,方翰民向大家宣佈投票結果,徐輝兩票,萬程一票,蔣國新一票,郭鵬兩票。 顯而易見,四位當事人,每人都把票投給了自己,徐輝和郭鵬各自多得的一票,是方翰民投給他倆的。 雖然不用解釋,但方翰民認為,徐輝的催化劑製備方案,考慮到了實際操作的便利性,跟他同組的萬程,則過分拘泥於實驗室小試過程的限制。 郭鵬的方案不僅跟小試流程相結合,也充分考慮了加氫反應的特殊性,因為氫氣是一種極易發生爆炸的危險氣體,他在自己的方案中,把工藝流程跟安全問題結合起來考慮,這是一大亮點,而同組的蔣國新只注重工藝技術,對安全問題有所忽視。 但方翰民強調,每個小組是個整體,沒被選中的方案,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比如萬程的方案,就讓實驗室驗證的結果得到充分體現,蔣國新的方案雖然對安全因素重視不夠,但加氫過程易於控制,在擬定最終方案時,這些優點都需要吸取。 中試過程除了驗證小試階段取得的結果,還要對工業化生產的條件進行模擬,裝置尺寸擴大了,自然也需要擴大場地面積。方翰民把情況向老夏作了彙報,請他幫助解決場地問題。 總工程師老夏沒有動用資金和調配全廠固定資產的權力,聽了方翰民的彙報,他需要向袁廠長彙報,老袁一直關注方翰民團隊的工作進展,聽到這一訊息當然很高興,但他希望聽方翰民的親自彙報,“你通知方翰民,咱們三人在這裡開個會。” 就在袁廠長辦公室,方翰民再次彙報了小試階段取得的結果,並提出了中試階段需要廠裡解決的場地和資金問題。 袁廠長頗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