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2/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明白愛子心中的苦痛,見他失魂落魄更是不忍,只拍著他的肩道:“青書,你是男兒丈夫,手握重兵、雄視宇內、睥睨八荒,百姓與私情孰輕孰重,你當明瞭!”
宋青書怔怔地望著地面許久不曾答話,腦海之中彷彿有一些吉光片羽的前塵往事紛至沓來又悄無聲息地逐漸散去,那是他與七叔與師弟們一起時的歡聲笑語,物是人非,無從挽留。大元皇宮裡,他親眼所見元順帝坐在那張龍椅上,威風八面不可一世,可又無依無靠寒徹透骨。他輕輕一笑,忽然道:“爹爹,我不行。或許……宋先生說的對,還有一個辦法!”他猛然抬起頭望住宋遠橋,一字一頓地道,“只除首惡,不問脅從!是我對不起太師父、對不起五叔五嬸,我自會向他們謝罪!”話音未落,他突然將掛在牆上的長劍攝入掌中,飛身衝出了營帳。
“青書!”宋遠橋好似料到了他要做什麼,趕忙驚呼一聲追了出來。然而宋青書自練成九陰真經一身武功已至化境,宋遠橋才追出十來步便已遙遙落下,滾滾煙塵中再不見愛子的蹤影。
宋青書一路施展梯雲縱輕功奔向南四湖,身法之輕曼猶如天邊浮雲,行動之迅捷好似驚空閃電。負責把守南四湖的武當義軍惶然只覺眼前一朵白雲飄過,宋青書已然立在了武當義軍的戰船船頭,負著手朗聲喝道:“張無忌、朱元璋,若想手下將士活命,便滾出來見我!”此時宋青書與張無忌、朱元璋二人所乘戰船相距數十丈,可他這一聲高喝,吐字清楚氣息綿長,便好似正在每個人的耳邊響起。
不一會,兩邊屬於明教與紅巾軍的戰船之中便各走出一個人來,正是張無忌與朱元璋。
朱元璋神情忐忑地望了宋青書一陣,方才無奈嘆道:“宋少俠,好石橋一役,朱某亦是扼腕嘆息。”
張無忌卻神情凝重地道:“宋師兄,你不來見我,今日我也要來見你。”
宋青書緩緩搖頭,冷聲道:“你沒資格稱我為‘師兄’!”森冷的目光又轉向朱元璋。“你也沒資格再提好石橋!隨我來!”說罷,便又轉身躍下了船頭,只是幾個起落間便已如驚鴻掠影般落在了距離南四湖戰場不遠處的一處無名山頭。
張無忌見狀不由微微一笑,清嘯著隨宋青書向山頂奔去。他這一聲嘯,內力充沛聲震百里,仿如山呼海嘯般教人心驚肉跳,顯然這兩年來他的武功不但沒有放下,反而更加見長。
朱元璋雖說不懂武功,卻也是條硬漢,當下不顧手下將領的阻攔,喚來了船工以小船載他上岸赴約。這一回,武當義軍亦不曾阻攔。
上得山頂,張無忌方才發現這處山頭佔地頗廣,山頂上立了不少在此戰中戰死的武當義軍與蘇浙義軍的墓碑。只見宋青書隨手自其中一座墓前拎起一罈酒,緩緩道:“三年前,是你親口所言,不爭皇位,三權分立。我信你,卻信錯了你!這些戰死的義軍將士,便是代價。你錯,我更錯。時至今日,我已看透了你的大義凜然、厭煩了你的花言巧語,唯有親手殺了你,再以死向他們謝罪!”他拍開封泥,仰首灌下大口烈酒,冷颯地道,“這絕義酒喝過,你我之間再無情義,唯有生死!”
宋青書這般決絕,張無忌再無話可說,只沉默地伸手接過宋青書以內力推送而來的酒罈,跟著飲下烈酒。
只聽“砰”、“砰”兩聲,兩人先後摔下酒罈,沉聲言道:
“武當宋青書,請指教!”
“明教張無忌,請指教!”
九陰真經對陣九陽神功,這是一場註定震驚武林的決戰。兩個不過二十出頭的少年英雄憑一己之力探求武道巔峰,以畢生所學辨正邪之分野,試問鼎之輕重。
宋青書與張無忌雖說師出同門,可兩人經歷卻是截然不同,武功路數同樣各有千秋。宋青書自幼在武當長大,一招一式皆受武當派嚴格教誨,若論武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