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濟困度災情 (第3/4頁)
笑塵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快速把鍋蓋扣上了,接著聽到的便是魚在鍋裡撞得鍋蓋一陣劈叭作響的聲音……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這種燉魚方法就是關東女真人的“原湯化原魚”。意即“用養魚之水燉所養之魚”,不刮鱗、不豁膛、不加任何佐料,只加鹽和辣椒煮熟即食的一種原生態烹飪方法。
大約10分鐘後,魚就燉好了。只見繼父除我以外給每個自帶搪瓷白缸的捕魚人都倒了一點“老白乾”,接著大夥每人分別從鍋裡各撈一條魚,用筷子把魚鱗一刮,腸肚往外一摳就開始美美地品吃起來。那是我今生唯一一次品吃關東女真人的“原湯化原魚”。還別說,吃到嘴裡的感受只有兩個字“鮮”、“香”。這頓魚歺從前到後我總共吃了6條鯽魚2條鯰魚,成極好吃了。直到最後盛到碗裡的高粱米飯都沒動一口。
額頭泡的夜晚漆黑而又靜謐。秋季的微風把泡沿的葦叢吹得沙沙作響。遠遠還能清晰地聽到曠野上傳來野狼此起彼伏的嚎叫聲……但由於我們有多人擠睡在附近多個魚窩棚裡,故而大家沒有一個人表現出怯懦驚恐的神態。
翌日7時,當大家一個個打著哈欠,抻著懶腰鑽岀魚窩棚的時候,天光已經大亮。於是人們在吃過早飯後便分頭按著自己的方式去捕魚了。我跟繼父也划著船朝昨日下過的三片掛子駛去。當小船行至昨日掛子的投放處時,卻怎麼都找不到浮在水面那一溜掛漂了。開始我跟繼父還以為掛子是不是被別人給偷走了。直到划船用船槳在水裡拉了兩個來回後,最後總算找到了掛子。原來3片掛子是被掛到的大魚給捲到水下面去了。待把掛子提出水面一看,嚯!好傢伙!我們掛著大魚了!拽到船上一數,總共掛了7、8斤沉的鯉子和胖頭17條,把継父和我都樂蒙了。心想,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可真的有魚吃嘍!繼我們起完掛子後,各捕魚隊也都帶著令人喜上楣梢的收穫回到了魚窩棚。後經過秤、分類、裝箱一估算,這第一波正好捕撈了666斤的吉利數。隨後,我跟繼父便隨車返回了腰杭。打這以後,繼父每兩天都要隨車去四方坨子送一趟魚。直到上凍前,五個生產隊共完成秋捕鮮魚2萬斤,平均毎個生產隊4000斤,實現每隊集體增收高達4000餘元。其中僅腰杭二隊的“秋捕”一項平均每家每戶竟分得110元,遠遠超過種地所得收入。
兩個月後,當1972年的元旦到來之時,腰杭大隊各生產隊開始全員出動前往“額頭泡”開展了兩個規模空前的“大會戰”:
第一個“大會戰”是用推刀“推割蘆葦”。所謂“推刀”就像是水滸傳魯智森使用的“禪丈”似的刀刃在前,刀頭約有1尺長,後背中央部位帶有刀庫並安有一根長約2米的推杆。這個“傢什”是收割蘆葦的最有效工具。只要在使用前把刀刃磨得鋒利一些就行。你瞧吧,當5個人用5把推刀在冰上把4米來高的蘆葦順著風向朝一個方向連片推倒後,後邊就是跟20人打捆都跟不上。就這麼樣也就10天光景整個腰杭大隊就完成了所包蘆葦片區的收割工作。為了讓腰杭村民透過收割蘆葦獲得一些收益,縣纖維廠對腰杭5個生產隊實行了招聘“輪換工”制度。即纖維廠對所聘“農民輪換工”實行“工薪日記”制度,出一天工發一天工資,致使每家每戶的生活情況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好轉。
第二個“大會戰”是在“額頭泡用拉網捕魚和在冰下翻魚”。按照我繼父、張君書記與四方坨子勞改總隊的書面約定,腰杭5個生產隊同時啟動了在太平泡水域深水區的“拉網捕魚”和淺水區的“冰下翻魚”大會戰。
此時,冰面上的蘆葦已用推刀像用推子剃頭一樣推得只剩下溜光鋥亮的冰面。在陽光的照射下,冰層下窩著的一窪一窪遊動的魚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各生產隊都把主要人力投放到打“翻冰撈魚”大會戰上。打“翻冰撈魚”會戰最叫勁的“活兒”是穿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