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3/5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唐菲之前計劃的挺好,《花木蘭》這個故事中學課本的時候學過,且是要求背誦的,更是數次改編成了電視劇、戲曲什麼的廣為流傳。
這故事都是爛熟於心的,便是現代社會一個7、8歲的孩子都能娓娓道來。
但是等到唐菲真的開始動筆的時候,還是覺出了困難。
古代的小說和我們現代的白話文可不一樣,那需要很強的文學功底,動不動就要穿插一些原創的詩詞,造詞遣句都比較晦澀難懂。
想要把一個故事寫得既有文采,同時又要被大眾所接受,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唐菲從穿越以來便每日勤學不怠,看過的書更是不知有多少。
可是以前就說了,唐菲研究書法、搗鼓搗鼓化妝品、廚藝這些還行,但是對於作詩,還真是沒有那方面的天賦。
沒轍啊,看來這《花木蘭》還真的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任務。
唐菲無奈,可是也是一板一眼的努力琢磨,先把故事的整體寫出來,而一些需要用到原創詩詞的地方則空了出來,等到都寫好了,再一起拿去求助母親顧氏。
既然《花木蘭》講的是女孩子的故事,那麼完成這個故事自然也要用女性的力量。
顧氏自打從情殤裡走出來以後,整個人反倒豁達了不少。
其實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顧氏在與唐庭、戚氏的愛情戰爭中是一個失敗者,但是這並不代表她的人生就是失敗的。
還是那句話,愛情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愛情並不等於整個人生。
受了情殤你若是就此消沉,每日唉聲嘆氣、自憐自艾,那恐怕你一輩子都再也走不出去。
但是你若是多給自己找一些事情做,讓自己充滿活力,那其實你便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也很美好。
也許在有些人看來,顧氏就是一個典型的徹徹底底的棄婦。
唐菲覺得‘棄婦’這個詞實在是很不好。
但是即使是現代社會的女性,還是特別喜歡擁著這個詞來形容自己,形容離婚的女性。
怎麼才能讓自己免於成為一個‘棄婦’呢?
各種各樣的小說,有各種各樣的理解。
什麼《棄婦當自強》、《棄妃的美好生活》,咱們也看了不少,但是其實我對於這個詞本身就很不喜歡。
無論這些小說裡的‘棄婦’、‘棄妃’如何的自強,如何的堅強、有骨氣,可是隻這個題目,便已經先認同了‘棄婦’這個詞,這個身份的存在。
就是因為沒有人覺得這個詞不妥,所以才讓我覺得有點可怕。
可是每次提起‘棄婦’這個詞,我都不自覺的想到亦舒《印度墨》裡的一個橋段。
‘印子看到一個被丈夫拋棄的婦人狀若瘋癲,她說:“有早一日我也遭人遺棄的話,一定靜靜收拾好行李,走得蹤影全無,不吭半句聲。”
“你為什麼會遭人遺棄?”
“為什麼不會?”
“你根本不屬於任何人。”’
是啊,只有自己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候,才不會被遺棄。
每個人在社會上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角色,父母的女兒,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媽媽,但是千萬不要在這各種各樣的角色中丟掉自己,丟掉你的本心。
你不是任何人的,你是屬於自己的。
顧氏是一個格外善良的女人,她善良的連遇到這樣的事情第一個想得也不是怨恨別人,而是檢討自己。
這樣的女子憑什麼得不到幸福呢?
在唐菲的鼓勵和支援下,顧氏和唐菲未入宮前的詩詞先生薑先生一起舉辦的‘雨香詩社’如今正是辦得有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