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第1/2頁)
我非強勢群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終於到了驛站,子涵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午膳用的太早,晚上又太遲。
到了驛站,前頭打點的下人已經與驛丞安排好了,憑著王府的牌子,騰出來間院子給了子涵她們。
馬車徑直駛進了院子,隔著車窗紗簾,子涵發現驛站里人很多,大概是天氣太熱,吃過了飯都出來乘涼了罷。
丫頭婆子們一下馬車,便飛快地將院子收拾了一通,內室裡的鋪蓋蚊帳都給換了,連廚房都換上了自帶的大廚。
不過一炷香的功夫便上了三菜一湯,都是開胃好克化的。子涵先喝了半碗湯,只覺得口舌生津,就著那三個菜,吃下去一碗半的米飯,唬的李嬤嬤拉著她在院子裡走了好幾圈。
院子裡點了艾,蚊蟲不多,子涵一手搖著扇子,與李嬤嬤邊走邊聊。
“嬤嬤,我看這驛站裡怎麼這麼多人?這時節也有很多官員來京嗎?”
“應該不會的,官員述職都是年底……剛咱們進來的時候,小的見著一路上那些個都不似官身……”
好些個都是直接鋪了張席子在廊上,或躺或坐的。
李嬤嬤有些遲疑,她是汪家的家生子,徐氏嫁進來後,府裡一番人事變動,她便入了老夫人的院子,就這麼一直伺候著老夫人,漸漸便成了嬤嬤,這一輩子都沒出過京城。
她也不瞭解驛站。
不過這也不難。
李嬤嬤一個眼色,廊下的丫頭飛快的出了門,很快便將齊四領了進來。
子涵原以為這都半個時辰了,侍衛們必都安頓好了,卻見齊四還穿著白日的衣裳,滿頭滿身的汗。
“四叔怎地還未修整?可是有何難處?”
齊四有些尷尬,只是主子見問,他也不好瞞著。
“是屬下沒安排好。原以為咱們這些人都能住得下,誰想驛站早住滿了,只好安排一部分兄弟去了左近的客棧。”
子涵正要問這個,順口便問了原因。
齊四吭哧半天,這才將原因道了出來。
卻原來這些住在驛站裡的人,多半是官屬或官眷,真正有官身的人都入了城,跑官去了。
大梁朝開國,距今已經二百多年了,每隔三年便有一次科考,每逢大赦,必開恩科,每科取士三百餘人,即便因著官場沉浮或是自然減員,再加上蔭補官制度,大梁朝的官員數目到如今已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天下有定官,無限員。這些多出來的官員們沒有職位,只能停留京城,四處跑官。但像這類小官,多半身家不豐,又因沒差事,無薪俸,在京城裡更是難以下腳。
京城居,大不易,並不是一句空話。
所以這些人多半自己單身入城,跟其他人抱成團,合租個小院子,四處跑官要官。而自個兒的家屬、家眷等就留在驛站,蹭個免費住所。即便人多擁擠,也比住在下等的客棧裡安全的多。
齊四以前來往京城與邊關,多是與大軍隨行,或是作為信使緊急傳信,要不住在軍隊的營帳裡,要不就是驛站裡專門的信使房間。
這次作為護衛,他亮出了王府的牌子,也只能給主子騰出來一個院子,其他院子各個都是拉拉雜雜一大家子人,便是真的趕出來了,這一夜也收拾不乾淨,索性便了了。
他只好安排一部分人值夜,一部分人去客棧住了。現在天氣熱,就這麼在院子外守一夜倒也不礙事兒。
子涵聽到這兒,便想起了前世的宋朝,北宋有“三冗”問題,後來便被北方的蠻族攻破了國都。也不知道大梁朝的國運還有幾多年,能不能撐到自己老死以後?想想“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她就慌的緊……
哦,不對,這是清朝的,不是宋朝,她歷史學的不好,但也清楚,若是國破,後果也一樣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