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既然決定了要支援雍王,必要的時候就得幫一把。
眼看著張文瓘站了起來,尚書右僕射戴至德皺起了眉頭。
他也坐在前列,自然是看到了雍王和張文瓘的眼神交流。想起之前張文瓘跟自己說的話,他不由自主的將視線轉移到了李賢的身上。
且讓老夫看看你,是不是真的適合輔佐吧!
讓張文瓘一個人迎接磨難,自然是不行的。多年的老友了,戴至德也站了起來,跟張文瓘並行,表示對他的支援。
站出來以後,張文瓘面向郝處俊,道:“太子是儲君,將來是要成為聖人的。如今,太子不幸去世,甚至沒能繼承皇位,是何等地可悲。為逝者尊,也應當給予太子殿下帝王級別的葬禮規格。”
聽了張文瓘的話,郝處俊戟指道:“張稚圭,這個問題,你沒有出言的資格,誰不知道你出身微末,崛起自東宮,一直欠著太子的恩情,你來參議這件事,說出來的話,哪一句不摻雜著私心!”
聽到郝處俊這話,戴至德也來氣了,怒道:“郝老狗狗嘴裡吐不出人言,什麼叫私心,這是我等對太子的忠敬....”
....
因為戴至德和張文瓘的加入,剛剛還整齊一片請求皇帝收回想法的朝堂,頓時就吵了起來。
而在這嘈雜的環境裡面,李賢努力地讓自己不分心,想著解決的辦法。
折中的辦法,是那麼好想的?
頭腦風暴了一會兒以後,李賢悲哀地發現,自己竟然想不出解決的辦法來。
沒辦法,對禮儀一類的知識,瞭解的不夠啊,這本來就是禮部官員的工作。好多時候,一個官員進入禮部以後,恐怕一輩子都鑽不出來了。因為禮部的工作,需要基礎,歷史上那麼多的事例,那麼多冗雜的禮儀,研究一段時間以後,只會悲哀的發現自己根本研究不完。
而一個研究出了結果的人,皇帝如何能放過這樣現成的字典,自然也不會放人。
沒有這些知識,那就只能取巧了。
高句麗人的處理方法,本就是借鑑史書上記錄的現有策略。
那麼,太子李弘的喪禮,是怎麼處理的?
回憶了一下,李賢忍不住露出了微笑,再看向御座的方向,不由得感慨萬分。
李治,從來就沒想過真的以帝王禮儀給自己的兒子送行,他這樣的說法,不過是菜市場上虛標的價格而已。
胸有成竹以後,神色就輕快。
李賢神色的變化,自然瞞不過高高在上的李治。
微微一笑,李治開口了:“賢兒,你雖然在觀政,但朕准許你在這個問題上,說說你的看法。”
皇帝開口了,群臣立刻停止了爭論,都看向雍王的方向。
這個時候,雍王的論調,很重要啊。
既然皇帝發話了,李賢也站了起來,出班朝著李治拱手說:“啟稟父皇,既然您要兒臣說說,兒臣就說一下,說錯了的話,還請您和諸位大臣見諒。”
說到這裡李賢回過頭,對著朝臣們施禮,惹得眾人趕緊回禮。
一禮結束,李賢開口道:“皇兄貴為太子,喪葬的規格,自然不能低於親王,也不該超過皇帝,這是規矩,最好不要隨便打破。”
聽到這句話,劉仁軌等人,不由得喜上眉梢。雍王是自己這邊的!
戴至德才皺眉,就見張文瓘嘴角翹了起來,乾脆先壓制自己的怒氣,等著雍王接下來的話。如果沒有意外,下一句,該是“但是”了吧。
果然,如他所料,李賢繼續說:“但是,人世間最大的悲苦,莫過於少年喪父,老來喪子。父皇經歷了此等人間慘事,此等悲痛,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所以,父皇想要給予皇兄帝王喪禮,不僅是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