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宗真的怕啊,怕回到東京就再也出不來了!
東京是個不祥之地啊!
還沒等高宗把龍椅坐穩,金軍又打了過來。
建炎元年(1127年)秋,金軍兵分兩路攻打南宋,由於汪伯彥等人消極備戰,把防線從黃河後撤到江淮一帶,使得金軍輕鬆渡過黃河,先後佔據了兩河地區的州縣。
三十六計走為上,這回可不能學欽宗在東京城裡傻等,就是求和,也要先跑遠了再說。
來不及多想,在汪伯彥的建議下,高宗迅速登船向揚州進發,開始逃命之旅。
欽宗和高宗這哥倆,一個死守,一個逃跑,這皇帝做得絕了!
唉!逃跑就能解決問題嗎?金軍一打就跑,國土再遼闊,也經不住他這麼折騰啊。
看來金太宗是下了決心要跟趙宋作對到底了!
高宗在揚州主政,幾乎每天都能聽到戰敗的訊息。
怎麼說好呢,宋朝的軍隊戰鬥力也實在太差了,不是兵力不夠,而是軍隊紀律渙散,缺乏訓練,素質低下,再加上將領與士兵之間缺乏瞭解溝通,相互不信任,將領只是打仗時帶兵,平時閒賦在家,很難與士兵擰成一股繩。結果是,宋軍打起仗來,各自為戰,不講究什麼配合,一盤散沙,抱不成團,往往是一打就散,拱手把大片河山送給了金軍!
這麼差的戰績,錯在哪兒呢?錯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錯在他的子孫墨守陳規,始終不肯走&ldo;尚武&rdo;之道!
宋軍打仗不行,搞叛亂卻很在行,被金軍打散了,一群群散兵遊勇就開始落草為寇,結夥盜搶,禍害百姓。有的乾脆在軍官的帶領下,直接揭竿而起,造反了,不和金軍打,專打自己人!
你說可恨不可恨!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有句名言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宋軍的敗仗,也算是交學費了,慢慢的,就培養出來一批傑出軍事將領!
大宋人民的戰鬥英雄、優秀的軍事家嶽飛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嶽飛出身於農民家庭,家境貧寒,但卻志向遠大,從小刻苦讀書習武。19歲參軍,由於足智多謀且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很快成為一名小頭領。
靖康之變發生時,嶽飛正在劉浩手下當差,劉浩作為勤王之師,前往汴京解圍,與金軍在滑州相持。嶽飛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承信郎,一天,他率領手下百十來號人在結冰的河上演練。這個情況被金軍獲知,就派一路人馬前來偷襲。面對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嶽飛絲毫沒有退縮,而是沉著應對,他對士卒們說:敵人人數雖然很多,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我們的虛實,我們應該趁他們立足未穩之時,先發制人,打他個措手不及。
話音剛落,他就跨上戰馬,手持一桿瀝泉槍,身先士卒,沖向敵人。
金軍領頭的將領,手拿一把大刀,張牙舞爪,很是沒把嶽飛放在眼裡,大叫一聲,向嶽飛殺來。
兩人一交手,說時遲那時快,嶽飛長槍一挑,那金軍猛將慘叫一聲,落馬而亡。
嶽飛真是好槍法!
擒賊先擒王,嶽飛把金軍的將領殺死,金軍的陣腳頓時大亂,紛紛逃竄,大敗而走。
嶽飛一戰成名,被封為秉義郎,跟隨老將宗澤,轉戰於開德、曹州,大小戰役打了很多場,立了不少戰功,很受宗澤賞識。
趙構應天稱帝後,嶽飛不顧身份低微,越職給高宗上書,建議高宗揮師北伐,匡復中原。
結果這摺子還沒到高宗的手上,就被黃潛善、汪伯彥等人給扣下了,以越職言事的罪名,把他撤職開除了。
受此挫折之後,嶽飛報國之心並未泯滅,迅速調整情緒,投奔到河北招討使張所的帳下。
一切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