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蕊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透過院長的談話,徐恕和姜青蕊察覺到院長似乎對甄冉的境況不甚瞭解,但院長談起甄冉的時候話語中的關心與牽掛,是沒有辦法演出來的。
“福利院有沒有回訪工作?”
院長點頭,但是想到小甄冉,又無可奈何地輕輕搖頭。
“福利院有定期回訪工作,確定福利院的孩子們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但我們派出區的工作人員都沒能見上小冉的面。”說到這裡院長又變得十分擔心,甚至開始自我安慰,“小冉的養父養母都是文化教育程度很高的人,他們一定能夠照顧好小冉。”
院長今年看起來大概五十歲出頭,在她的觀念裡,文化教育程度和一個人的素質是直接掛鉤的。
江武翻了一下資料,院長說的確實不錯,小甄冉的養父張獻儀,原名張子晉,畢業於省政法大學,又在國立政法大學讀了碩士,本來已經申了博,但因為家裡的原因,所以回到這裡當了教堂裡的一名牧師。
而小甄冉的養母張沛凝則是本碩連讀,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本科期間修了兩門專業。
而且據福利院的調查,張獻儀父親從商是商業大亨,家境很是不錯。張沛凝的父親則是一名警察,光榮退休,徒弟眾多,在海市很有威信,在這樣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從小接受正義的薰陶,肯定是一個很不錯的人。
“根據我們調查,甄冉已經被張氏夫婦收養二百餘天,這二百餘天裡,你們除了嘗試回訪之外,還透過什麼其他渠道瞭解過小甄冉的事情嗎?”
聽到這話,院長連連點頭。
當然是有的。
“收養了小冉之後,他的養父養母就帶著小冉參加了一檔關於收養家庭的綜藝節目。”院長說著,怕他們不知道那檔節目是什麼,還特意掏出手機開啟了自己的瀏覽記錄給他們看。
每次想小甄冉的時候,院長都會透過這塊小小的螢幕,看著綜藝節目裡那張熟悉的小臉蛋。
“不過……”院長看著手機螢幕里正在接受採訪的張氏夫婦和被張獻儀抱在懷裡的小甄冉,眉頭稍微皺了皺,“小冉在節目裡好像瘦了點,額頭上也有塊小傷疤。”
提起這一點的時候,院長不自覺伸手輕輕撫摸著螢幕,好像能夠透過這一塊微微發燙的螢幕摸到小甄冉的臉。
“沒有人關心過甄冉頭上的傷嗎?”
這句話是姜青蕊詢問的。
姜青蕊在解剖的時候,也發現了小甄冉頭上的那個傷疤。
不過她看到的傷疤與螢幕裡的傷疤不太一樣,螢幕裡看起來更新鮮一點,像是剛剛受了傷。
而自己看到則是一塊小疤,傷口已經癒合,長出了肉芽組織。
“因為我們展開的走訪工作不是很順利,沒有辦法見到兩人的面,只能給他們打電話。”
在電話裡,張獻儀對於甄冉的狀態給出了回應。
“他說,小冉剛剛到新家不太適應,有些挑食,他們努力去喂,但小甄冉還是瘦了。”
當初張獻儀跟院長說這件事情的時候語氣很自責,似乎在責怪自己沒有照顧好甄冉。
院長原本還心生疑惑,畢竟小甄冉是整個福利院裡最乖最乖的孩子,從來不會挑食,給她什麼她就吃什麼,吃完之後還會樂呵呵地衝人笑。
但因為張獻儀的語氣和態度很難讓人不信服,再加上張獻儀闡述完後還耐心地向院長請教應該怎樣在孩子挑食的時候哄孩子吃飯,院長便沒有多想。
“至於小冉頭上的傷,給出的解釋是他們的親生女兒調皮,和甄冉打鬧的時候不小心讓甄冉的頭碰了一下,才有了那一小處傷痕。他們已經教訓過親生女兒了,並且保證以後這種事情都不會再發生。”
對方這樣說,院長也不好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