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領地軍制——衛所制 (第1/3頁)
一鍋雙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後,蕭辰的目光,放在兵營這個建築。
兵營這個建築,就是專門徵召戰鬥兵種的。
而目前鄉村級的兵營,能夠徵召的只有三個兵種,長槍兵、刀盾兵以及弓弩兵。
長槍兵最為便宜,五千斤糧食就能徵召出一個。
而弓弩兵最貴,一萬斤糧食才能徵召一個。
這個蕭辰倒也理解,因為弓弩兵訓練時間特別長。長槍兵與刀盾兵幾個月時間就能練成,而弓弩兵呢?至少需要數年時間。
戰場,長槍兵以及刀盾兵都可以當做消耗品,炮灰使用。
弓弩兵與騎兵,那是絕對不能的。
沒有任何一個勢力,能夠消耗得起。
蕭辰緊皺了眉頭,雖然長槍兵最便宜,可就算是最便宜的長槍兵,那也高達五千斤糧食,足足系統農民的五倍!
一個長槍兵頂的了五個系統農民嗎?!
那肯定是不值得的!
再加系統農民訓練一下,武裝起來,那在大宋禁軍之中當精兵,都綽綽有餘了。
再加其對自己忠心,悍不畏死的特性。
自己的系統農民,那就是世間最好的兵員。
沒有過多猶豫,蕭辰第一時間,就決定他領地的軍事力量,就以戰鬥兵種為軍官,系統農民為兵員組建而成。
而一旦拿下樑山,擁有大量人口之後。
那這些歷練出來的系統農民,完全可以當基層軍官嘛。
只要基層軍官,牢牢掌控在手,那就不怕喪失軍權。
更重要的是,一個軍隊的戰鬥意志強不強,看的還是基層軍官的戰鬥意志。
一旦基層軍官變得先身士卒,帶頭衝鋒,死戰不退後,便會感染其麾下計程車卒,也變得不畏死亡起來。
兵員問題解決,那麼接下來,蕭辰要考慮的便是軍制問題了。
大宋軍制分為禁軍與廂軍。
禁軍乃大宋朝廷所掌管的精銳,而廂軍則為地方州府的駐守部隊。
其基本構架相差不多,以都、營、軍、廂四級劃分。
一都為百人,五都五百人為營,五營兩千五百人為軍,十個軍為一廂為兩萬五千人。
在之,還有以兩個或者以廂組成的軍,這類的軍編制,實則是軍團了。
若是參考敵人的話,以領地如今的科技,那是領地軍制,應該參照宋軍,組建一支純冷兵器的軍隊。
但.
蕭辰可沒忘記,如今這個時代,可正是火藥誕生,開始逐步應用各行各業的時代。
用不了多久,以火藥驅動的火器,將會出現在戰場。
今後系統一旦升級到一定程度,極有可能出現火槍火炮這類科技。
因而,著眼未來的話,領地軍制,得參照冷熱武器交替時代建設。
而冷熱武器交替時代,便是一兩百年後的大明軍制了。
歷史也證明了,大明軍制最適合冷熱兵器交替時代了。
既能發揮出火槍火炮的優點,又能夠彌補大軍近戰搏殺能力不行的問題。
想了想,蕭辰決定領地軍制,建設為衛所制。
三個刀盾兵、五個長槍兵、兩個弓弩兵,再加一正兩副,組建成十三人的小旗。
正副小旗長可以作為後備人員,隨時變為三個兵種,增強小旗的防禦力、近戰能力以及遠端火力。
兩個副小旗長,同時可以作為需要擴軍時,隨時能夠拉出來,將一個小旗,擴軍成三個小旗。
將領地軍隊,擴軍三倍。
五個小旗為一總旗,同樣一正兩副總旗配置,共計六十八人。
兩個總旗為一百戶所,一正兩副百戶,一個輜重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