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諾真水之戰,六千唐軍完勝薛延陀三萬大軍 (第2/5頁)
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放牧。”
“如今看到他們人口增長,我很高興。既然當初已經承諾,不可再失去誠信。今年秋季我打算讓突厥渡河,重歸故土。”
“你們薛延陀在他們之前受到冊封,你們是大國,他們做小國。你們在漠北,他們處漠南。各守本土,鎮撫部落。如若你們之間無故互相侵犯,我定會發兵追究責任。”
突厥是薛延陀故主,好不容易被大唐收拾掉了,現在又要回來。剛剛一統草原的真珠可汗心裡自然一百個不願意,但他礙於太宗往日恩德和大唐那支野戰無敵的雄師勁旅,只得奉詔聽令。
於是太宗下令阿史那思摩率領突厥部眾前往漠南建立王庭,並親自赴齊政殿為他餞行。
阿史那思摩眼含淚水舉杯對太宗祈福:“奴才在國破家亡之際,承蒙陛下收留,重新當上了可汗,我願帶萬世子孫永做陛下臣民。”
太宗又派禮部尚書趙郡王李孝格為阿史那思摩頒佈冊封文書,在黃河邊築壇確立疆界。
太宗對侍臣說:“中國是根幹,四夷是枝葉。割掉根幹去奉養枝葉,大樹怎能繁榮!朕當初在突厥人的安置問題上沒有采納魏徵意見,以致今日狼狽。”
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十三,阿史那思摩率部眾渡過黃河,將王庭設定在原來的定襄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鄉),擁有人口三萬戶、士卒四萬人、戰馬九萬匹。
臨行前他上奏太宗:“臣蒙受厚恩,當了部落長官,情願子孫萬代永做一條忠犬,替國家看護北疆。但是如果遭到薛延陀侵犯,懇請您能讓我退回長城以內!”太宗批准了他的請求。
【02】夷男誤判,野戰無敵的唐軍
四月初一,朝廷頒佈詔書通告全國,計劃明年二月份到泰山封禪。
五月份,有彗星出現在太微星。太史令薛頤奏告此事不吉,不可到泰山封禪;起居郎褚遂良也勸諫太宗,天象不吉應暫緩封禪。
當時的君王非常相信天象徵兆,太宗也不例外,隨即下詔取消明年的封禪計劃。
本來封不封禪是大唐內部的事,與遠在萬里之遙的薛延陀無關,但當時過於遲緩的資訊傳遞速度卻讓薛延陀對形勢產生了嚴重誤判。
七個多月以後,也就是十一月份左右,真珠可汗這才收到明年二月份組織封禪的聖旨。
他非常開心,召叢集臣說:“天子要到泰山封禪,境內大軍必會隨同護駕,屆時邊防守備定然鬆懈。我們趁機消滅阿史那思摩,還不易如反掌!”
於是真珠可汗讓兒子大度設做統帥,發動同羅、僕骨、回紇、靺鞨、霫等部落,動員了二十餘萬大軍,浩浩蕩蕩穿越漠南,屯駐於白道川(位於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接著又佔據善陽嶺(古山名,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西南),向剛從內地搬遷而至的阿史那思摩發起猛攻。
此時的突厥早已不復當年之勇,阿史那思摩無力抵禦,遂按當初與太宗的約定,率眾退入長城,據守朔州(唐時朔郡,治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並遣使向長安告急。
十一月十六日,太宗詔令兵部尚書李世積統兵六萬,從正面迎擊薛延陀;右屯衛大將軍張士貴自雲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縣東北)出兵,策應主力作戰。
營州都督(治柳城,今遼寧朝陽)張儉率所部騎兵及奚、契丹等部落威逼薛延陀東境;涼州都督(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東)李襲譽率所部襲擾薛延陀西境。
右衛大將軍李大亮為預備隊,屯駐於靈武待機(寧夏銀川靈武縣)。
眾將接到詔令即將出徵,太宗向他們面授機宜,告誡說:“薛延陀自恃強盛,穿越沙漠一路向南,持續行軍數千裡,已然人困馬乏。用兵要旨在於捕捉利用戰機,形勢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