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思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禮部尚書平日裡規規矩矩,也沒見他跟哪個世家大族交好,想必是真心為皇上考慮。
楊儼思索片刻便說道。
“禮部尚書,雖然商人的孩子,確實會比普通人的孩子更加沾染銅臭氣。”
“可是不能因為這樣,就斷絕了商人的孩子,為我大隋朝效力的途徑。”
“可是皇上,讓女子來參加學習,實在是違背風序良俗啊!”
“你呀,還是太古板。”
楊儼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為什麼女子就不能參政議政?他們更溫柔更細心,做事情也能考察到更多的方面。”
“這不合禮儀……”
楊儼擺擺手打斷了他。
“既然禮儀是不對的,那就改變這個禮儀吧。”
“皇上,科舉制一旦建立這還不知道民心會有多動盪呢,如果讓女子上學,豈不是更加不能保穩民心?”
左拾遺恭恭敬敬的答道。
“這一點還請大家放心吧。”
楊儼拍了拍手。
“老單去把我讓你找的人給我找上來。”
單雄信一閃身,領進來了一個身形十分硬朗的中年人。
“張須陀拜見各位大臣,拜見皇上。”
底下的朝臣們聽到這個大名無不震驚。
張須陀這個名字可謂是十分的有名。
雖然他的官位並不高,但他所擁有的業績可是令全天下人都折服。
張須陀寧可不與朝臣同流合汙,僅僅只是做了一個地方的小官。
儘管如此,他卻心繫天下百姓之事,每到一個地方,當地必然會治理得極好。
同時他也十分體恤民眾,在他所在的地方社會救助體系建立程度相當的密集完善。
又由於他善於施教,經常教導一些幼童,被周邊的百姓們親切地稱為張夫子。
時間一長流民們口口相傳,張夫子的名號便也在華夏大幅度傳開來。
太上皇在位期間早已聽說過他的美名,便想將他納入宮中來。
只是他不願意與那些朝臣們同流合汙,不肯進宮。
不過這次不知道楊儼動用瞭如何的條件,竟然讓張須陀進宮來替他辦事。
“張大人,朕今日叫你入宮,就是想讓你為各位朝臣們講述一下盛世和樂百姓清明的局面。”
“同時也好好的說一說,朕最近這些天所做的努力。”
“老夫這段時間奉皇上密旨,為鄉下居民們開化。”
“照著皇上的思想,老夫已經將科舉制帶來的各個好處,透過鄉村集社以相約的方式發放了下去。”
“再派老夫的徒弟們深入到華夏各地進行輪迴講演。”
“天下之百姓已經由剛開始的牴觸科舉制,再到後來的逐漸接納科舉制,效果可謂十分有效。”
沒想到楊儼早已在如此之前就先向百姓傳播開化知識。
“可是皇上,您如何用這些才幾天的時間讓百姓們去更改傳播了上百年的教化知識呢?”
“所以朕才並沒有打算大肆的在全國舉行整改。”
楊儼輕輕地啜了一口茶。
“整改制度必須要循序漸進,所以朕打算先在長安周圍的城市進行試點。”
“皇上恕臣直言,臣愚昧,不知這試點是何意。”
一位三朝老臣此刻顫顫巍巍的開口。
“這試點之意,就是選取極其個別經濟尚且發達的城市,在他們當地推行這種制度,讓我們汲取其中的經驗。”
一些接著想發言的大臣們,聽到這話也都是戛然而止。
皇上並沒有想大規模的向全天下宣佈整改,那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