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靈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小子進來幹啥?”
楊魁五忍著腹部飢餓的燒灼感,道:“劉老爺說要帶俺吃頓飯。”
馬貴皺眉,正要將楊魁五轟走,院內就傳來史進才的聲音,“俺們東家確實說過,讓他進來。”
馬貴臉色難看,卻不敢再攔著楊魁五。
馬金水眼見楊魁五進去了,便眼珠一轉,也要跟著進去。
馬貴連忙將他攔住,問:“你也想進去?”
馬金水嬉皮笑臉地道:“俺進去說不定能幫上啥忙呢。”
“你幫個屁的忙——還想要那一升小米就老老實實在外面等著!”
說完,馬貴直接關上了院門。
馬金水張口欲罵,卻又怕惹惱了馬貴,拿不到那一升救命的小米,只能黑著臉蹲在院門外苦等···
“劉壯士找俺有什麼事儘管說,俺只要能辦到的一定辦。”進入堂屋,馬金梁坐下來後,揉著被捏出了紅印的手腕陪著笑道。
劉升道:“我今天來找馬百戶要辦三件事,這第一件事呢,是借糧。”
借糧?
馬金梁聽了心肝兒都開始疼了——這年頭,誰不知糧食比銀子還金貴啊。
況且劉升說是借,卻未必會還。即便真的還,那正常年份的糧價,跟著大災之年的糧價能一樣嗎?
這要是借出去的多了,說不得他損失比上回被勒索的銀子還多。
於是,他滿臉為難地道:“這河南災禍連綿好幾年了,俺家也沒多少糧食啊,只怕借不了多少糧食給劉壯士。”
“能借多少馬百戶說個數。”
馬金梁猶豫著先伸出兩根手指,看著劉升臉色,加了一根手指,道:“俺至多能借三十石。”
“三十石?”劉升一聽笑了,扭頭看向站在門邊的楊魁五,問:“這位軍爺,你們馬百戶家有多少田地,每年大概能收多少石糧食啊?”
馬金梁、馬貴也看向楊魁五,眼中威脅之意明顯。
楊魁五這時候已經餓得有點發昏了,想起自家祖上原是大水瓶寨的總旗,這些年一直被馬家打壓,田產都被吞掉,爹孃在去年相繼餓死,剛才他也險些餓死。
再想起史進才說的那句話——年輕人,不要傻乎乎地把自己餓死。
他便一咬牙,頂著馬金梁、馬貴的目光,道:“馬百戶家在寨內外有田地千餘畝,正常年景每年能收糧兩千石以上。
這幾年年景不好,但每年至少也能收糧一千石以上。”
明朝北方乃至中原地區都是夏麥秋粟,按此時正常畝產,每畝收麥一石多,收粟則不足一石,可以算作畝產每年兩石原糧。
(本文原糧統一按每石134斤算,脫殼後的米麵都按每石188斤算。)
大水瓶寨內外田地不少,所以楊魁五說這個數字是很中肯的。
馬金梁聽完就要狡辯,劉升卻阻止了他。
“馬百戶,這位軍爺剛才差點餓死在寨門口,你讓人下碗麵給他吃吧。”
馬金梁雖恨楊魁五揭他底細,卻不敢在這種小事上惹惱劉升,當即讓馬貴去辦。
等馬貴帶著楊魁五、史進才出去,馬金梁便苦著臉道:“劉壯士,您可不能聽那楊魁五一面之詞啊。俺家是有千餘畝地,可這幾年收成都不足一半。
而且那不是俺一個人的田地,而是寨裡馬氏宗族的,要養活馬氏好幾百口呢。
另外,俺每年還要向上面交納一定數目的軍屯糧,又因為有些是民田,還要給縣衙那邊繳納田賦,最後總得給佃戶留下些口糧吧?
一年下來,俺能得到的糧食真沒多少。前些日子,買您那玻璃樽又花去幾百兩,為了彌補缺口,俺又賣了一些糧食,如今是真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