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之長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曲流觴為人豪爽,待人接物顯得非常有一套,荊黎也是個博覽全書,健談淡然的性子,且不說財富自由,也算是自給自足,怡然自樂。
正所謂無欲則剛,不巴結別人,也不卑微自己,這樣的氣質很讓人喜歡。
所以兩人相交甚歡,從海洋生物聊到島城名人,從建築佈局聊到風水五行,難得都有近似的興趣點和觀點。
喝完一壺茶後,荊黎也將自己疫情期間釀造的最得意的果酒系列拿出來給曲流觴品鑑。
這是荊黎按照祖傳的方子,並嘗試新增了如今種類更豐富的不同水果組合摸索出來的果酒。
也是疫情期間沒什麼生意,給他了足夠的時間來琢磨這些東西,荊黎是個心靈手巧的人。
這可能遺傳自他的外婆,他外婆出身鄉紳地主之家,是荊黎接觸過最心靈手巧的人。
雖然因為舊時代對女子的限制,沒有上過私塾,但是僅憑自學,就掌握了很多的技能。
所以不得不承認,天分的嚇人之處,有人悶頭練習幾年,都趕不上有天分的人學幾個月。
比如繪畫,荊黎外婆在很小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教她,她抬頭看見樹梢上的鳥,低頭就能給畫出來,惟妙惟肖的。
剪紙也是如此,自學成材,直到現在荊黎還保留著小時候外婆給他剪的小人小動物們,估計是自己琢磨的,用了非常獨特的手法,靈性十足。
做飯也是特別好吃,用最樸素的食材,她能給做出各種花樣。
而且情商超級高,農村的關係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家長裡短,人言可畏。
但是他外婆就能做到人人稱讚,從不吃虧。
三個兒媳婦都不是省油的燈,也都對她服服帖帖的。
可惜也是舊時代,埋沒了太多這樣的人才,荊黎一直覺得如果他外婆能接受正規的教育,這樣的才情搞點研究,一定成績斐然,不知能為國家做多少的貢獻。
荊黎的靈巧程度比起外婆來簡直判若雲泥,但是在普通人裡已經算是少見的能工巧匠,心思縝密之輩了。
從小他就喜歡機械、木工,家裡的東西壞了都不用拿到外面修理。
等自己放下一切,專心經營店鋪後,書法、繪畫、雕刻、手工,甚至是釀酒,炒茶,都水平大漲。
畢竟現在是一個只要你想學,就能學到知識的時代。
也是憑著這個,他在附近大學的學生群體裡漲粉無數,整個手工藝協會都是他的粉絲。
言歸正傳,這次他拿出的果酒釀造手法是參考了猴兒酒的工藝,口感甜蜜香醇,因不同的水果組合使得口味各具特色,而且有不小的滋陰補陽,調節氣血的功效。
剛喝的這款被他命名為“千里鶯啼”,取“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意境。
酒水裡含有梅子、楊梅、草莓等成分,色澤青綠,口感清爽,甜味含蓄,有花香果香,飲後有種身處暮春江南水鄉的舒暢輕鬆。
接下來又嘗試了一款被荊黎命名為“胭脂淚”的果酒,取“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意境。
釀造時荊黎摻入了蜜桃、蜂蜜、大棗、荔枝,葡萄等成分,酒色淡紅,入口綿柔,纏綿悱惻,極具香甜,但偏偏帶了點苦澀的餘香,多飲苦澀會加深,飲後需要多喝水才能消除。
本來荊黎覺得這是失敗的一款,可又捨不得放棄那份香甜,後來還是經商的頭腦發揮了作用,覺得這像極了年少時的愛情,這才有了“胭脂淚”這個名字。
可能詩詞給人的情感就是有加成的吧,當你淋雨時一身狼狽,可是你想到了“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後,淋雨的感覺就變了。
雖然這並不影響你,也不影響蘇軾在淋雨後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