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頁 (第1/3頁)
崆峒00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哼&rdo;郭榮冷哼了一聲,道:&ldo;馬雲最是狡猾。我們和契丹人血戰之時,他不一樣是隔岸觀火。這人既想滅我大周,又想借我大周的刀來消耗別人的力量。嘿嘿,好計策,好算某!&rdo;
&ldo;臣以為,這裡面可以做點文章!打涇州,楚軍必然會有所行動,可是打鳳翔的話,蜀軍卻只會老老實實的呆在涇州城。同時,涇州的蜀軍越來越多,那麼興元府一帶的防禦力量就越來越薄弱,臣以為是否可以派人奇襲興元府!&rdo;王樸建議道。
郭榮看了會帷幔,緩緩的說道:&ldo;先生之策不錯。可是。兵呢?我大周現在恐怕已經沒有多少機動兵力了!&rdo;說實話,他不看好王樸的這個計劃。這不是玩火不玩火的事情,這是想把場面越鬧越大啊!要把大周的老本,全部扔到周楚之戰中!!!
亂世平 第22章 借兵
第22章借兵到不能說郭榮不信任王樸。最關鍵的是,王樸所說的這個&ldo;上策&rdo;和郭榮的認知差距太多了。郭榮又不是不知兵的人。現在對大周朝來說,最關鍵的是,怎麼樣讓楚國和契丹人退兵,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追擊猛打。可是,要讓楚國和契丹退兵的話,那只有戰、和兩條路可走。議和,人家正處於上風,怎麼可能隨便就議和的;可是戰的話,大周實在是沒有把握打贏。像王樸所說的,投入軍隊偷襲興元府。可是沒兵啊,總不能把防守汴京僅有的兩萬人馬也投進去吧!這麼一來,整個大周就只能被動捱打了,再也沒有主動出擊的力量了。當然了,像郭榮這樣的人,即便是處於如此險惡的環境中,也還不至於後悔。2。還不至於去yy,如果玉河真的大勝了,那就會怎麼怎麼樣,畢竟,那已經的是過去式了,怎麼樣帶領著大周,轉危為安,才是最為關鍵的。郭榮開始琢磨起王樸的中策來,其實,這個中策,和兩人在關中是討論的國策差不多,唯一一點區別是,竭力回復與契丹人的關係,希望契丹人能從側面給楚國壓力。但是,這兩年有兩個問題,第一,割讓整個河北,這個條件,契丹人會不會答應;第二,現在大周處於下坡路上,自己退到了關中之後,關中的局勢能不能平定下來。王樸卻沒有揣摩郭榮的想法,他直接說道:&ldo;臣以為,可以借兵!&rdo;&ldo;借兵?&rdo;郭榮從思考中脫離了出來,他怔了一下,說道:&ldo;向誰借兵?&rdo;當今天下五大勢力,有四個都聯合起來對付自己了。1。這兵從那裡借?定難節度使嗎,抑或是吐蕃人。唐末打亂,党項李氏參與了平黃巢的戰爭,被皇帝冊封為夏州(今內蒙古白城子附近)刺史,其後逐漸佔有了銀州(今陝西榆林南)、綏州(今陝西綏德)、宥州(今陝西靖邊縣西),變成了大唐西北面的一個割據重鎮(即西夏的前身),被封為定難節度使。由於這些地方一來偏僻,二來人煙稀少,猶如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加上李氏對中原王朝向來恭敬,同時中原又正值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中原皇帝對李氏這種半獨立的狀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8。沒有誰去為難他們。可是,這軍隊的強弱向來是與其經濟基礎掛鉤的。中原王朝控著靈州城,扼著了定南軍向西發展的道路,同時定南軍北邊又是強大的契丹人,因此,定難軍半獨立很久,其軍事實力也有限。郭榮並不認為,他們有摻閤中原大戰的能力。問他們借兵,恐怕是問道於盲了。至於吐蕃,200年前吐蕃人確實強勁,可惜,僅僅50年,吐蕃便四分五裂了起來,變成了一個個互相仇視的小部落,這些部落還不如定難軍呢。4。&ldo;臣以為可以向回鶻借兵!&rdo;王樸回答道。&ldo;厄。。。&rdo;郭榮扭頭看了眼王樸。這個回鶻,想必是甘州回鶻了。倒不是郭榮的眼界不開闊,他沒有想到甘州回鶻,一個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