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1015《帝鑑圖說》 (第3/4頁)
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是那話,漕糧能安全運到通州倉,內閣的擔子就卸下一半。
手裡有糧心頭不慌,其實大明也是如此。
漕糧可不僅是供應京師,還要補充薊鎮和宣大軍糧,當然是很重要的。
說完這些,魏廣德遲疑片刻,還是開口,把俞大猷在天津說的話複述了一遍。
這當然是給李成樑上眼藥,敢算計內閣,就要做好被識破後的準備。
做這個,也是為了戰後將李成梁調往雲南做準備。
以前魏廣德擔心北將不熟悉西南作戰,擅調李成梁過去,擔心壞事兒。
可知道了西南作戰雖然環境複雜,可也沒有達到無法調兵的程度,魏廣德自然知道該怎麼做了。
調李成梁主持對緬甸的計劃,贏了那邊也需要有人鎮守,給李家一個爵位也未嘗不可。
最主要的還是,緬甸孤懸海外,距離京師也甚遠,就算李家有異心,朝廷也有時間做出應對。
何況,魏廣德在記憶力,好像並沒有李家有反意的記載,說的最多的還是李成梁養寇自重,想累積功勞撈一個爵位。
打贏了,就滿足他。
開疆拓土,封賞個爵位也是應該的。
至於輸了,那就降等使用,直接閒置,外面也就沒人能說什麼。
賞罰分明,才能服眾。
果然,在魏廣德說出俞大猷的話後,張居正當即臉色大變,隨即起身,在屋裡來回走動,好一會兒才逐漸平靜下來。
確實,俞大猷的話沒錯。
王杲不臣,他直接帶兵打過去就是了,有必要將邊牆外擴嗎?
將王杲所佔據的營寨做為明軍邊鎮就是了,修建寬甸六堡,其實就是有心邀戰,想要逼迫王杲出手。
“寬甸六堡建成後,建州女真必然大感威脅,我可以想見,在朝廷滅掉王杲後,其他女真諸部也會因此六堡,對朝廷多有不滿。”
魏廣德分析道。
“那你的意思是,這六堡,建還是不建?”
張居正此時要的是安穩的邊境環境,並不希望常年累月陷入戰事拖累。
當初一心支援李成梁的計劃,是為了賺取威望,到現在他擔憂的還是這個。
先是建,現在有人造反後就推翻原來的計劃,讓人覺得朝廷政令朝令夕改,對他可不是好事兒。
“我的意思,先滅了王杲後,在讓張學顏召集遼東將官商議,若是覺得不妥,就讓地方上再上陳情,請朝廷修改此令。
必要時,也可讓女真諸部首領聯名乞求陛下恩典。”
魏廣德開口說道,“這樣,也算是陛下施恩,或許更有利於遼東的安寧。
對遼東的戰略,那就是剿滅不臣,凡是有反意的,一概及早處置,絕不留下隱患。
當然,李成梁在遼東影響力太大,張巡撫辦事時,可將李成梁調到京城述職,接受封賞。
或者,直接調離遼東。”
聽到魏廣德的話,張居正遲疑著問道:“那你打算調他到何處?”
看到張居正關心此事,魏廣德也不遮掩,直接說道:“雲貴。”
聽了魏廣德的回答,張居正只是片刻驚訝就恢復如常。
他或許也沒有想到,魏廣德對李成梁會如此心黑,直接發配到西南。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幾乎所有人都識西南為老少邊窮,自然沒人願意過去做官。
實際上,舉人做縣令,大多也是被安排在這裡,因為大部分進士都不願分配來此。
所以,西南地區許多官職,大多都是本地舉人擔任,無非就是跨省府安排,也算是異地為官了。
當然,這樣的結果也讓許多西南舉子在透過鄉試後就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