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拜把子兄弟,兩人交情甚厚,按理說勸降徐世績,李隱最適合出馬才對,李隱對此也向李淵主動請纓了,但卻被李淵以穿過王世充的地盤風險過大為由拒絕了。
除了李隱主動請纓外,魏徵也上書請求招撫潼關以東地區,被李淵採納了,李淵以魏徵為秘書丞,出潼關後乘船從黃河到了黎陽,致書徐世績,勸他儘快投降唐。
在魏徵出發前,李隱怕徐世績一時犯糊塗不願歸降,便寫了封親筆信交給了魏徵,讓他帶給徐世績,向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他無比已天下萬民為念,歸降大唐,助大唐平定亂世。
徐世績在魏徵的勸說下,在李隱書信的說服下,思考了許久,終於決定向西投唐,派遣屬下郭孝恪隨魏徵到長安奉表歸降,又運黎陽倉的糧食供給在山東道當安撫大使的淮安王李神通。
李淵得知徐世績答應歸降後,頓時大喜,即下詔授徐世績為黎州總管,上柱國、封萊國公,並賜徐世績李姓,徐世績遂改名為李世績(在歷史上,徐世績後來又為了避李世民的諱,將名字中間的“世”去掉,最終名為李績,“績”有的寫作“”)。
李淵給李績封賞剛派出去沒過去多久,又該封他為曹國公,加封他為右武候大將軍,賜良田五十頃,長安上等府宅一所,並將李繼之名讓宗正記錄在籍。
自李家入主長安以來,歸屬之人數不勝數,但要說到親厚,李績這可以說是位居首列了,在他之前,還沒有哪個人一歸降,便得到這麼大的封賞,這都是因為李績的力量對大唐來說實在是太過重要。
之後,李淵還要封李績之父李蓋(原名徐蓋)為濟陰王,李蓋堅決不接受王爵,這才該風為舒國公,授散騎常侍、陵州刺史對李績一家的厚待,一時之間無人能及。
李淵甚知用人不疑之道,並沒在對李績大肆封賞後,詔他來朝,而是讓他繼續統領所屬兵馬,對抗王世充,並以郭孝恪為宋州刺史,讓他和李績一起策劃處理虎牢以東地區,得到的州縣,任由委任他們選補官吏。
第201章 河北戰局
十一月初,有五隻大鳥落在長樂王竇建德的王都樂壽,數萬只鳥隨著那五隻大鳥,經過一天後才離開。
竇建德認為這是自己的祥瑞之兆,於是將年號改為五鳳。
之後,宗城有人得到玄圭獻給了竇建德。玄圭是一種黑色的玉器,《尚書禹貢》記載:“禹賜玄圭,告厥成功。”所以得玄圭,有功金加於四海的意思。
景城丞會稽人孔德紹都說:“玄圭是上天賜給大禹的,現在又到了大王手上,可見此乃天命所歸也,請將國號改為夏。”
竇建德聽從了孔德紹的請求,遂立夏國,自稱夏王,署官屬,分治郡縣,以齊善行為左僕射,以孔德紹為內史侍郎、劉斌為中書舍人、凌敬為國子監祭酒。
竇建德本在名義上歸降李密之時,因為李密本人並未稱帝,他便不好繼續稱王,便將長樂王的稱號降為了長樂公,但這時既自稱為夏王,自是不會再奉李密為主了。
竇建德自去年擊敗薛世雄後,透過奉李密為主,讓隋朝的目光都放在李密身上,他自己則趁機攻城略地,佔據了許多地盤。
到了現在,對竇建德威脅最大的,已不是隋朝的兵力,而是同為“義軍”的魏刀兒勢力。
魏刀兒率領十數萬的軍隊,佔據著深澤,這時自稱已魏帝,他的部隊不事生產,常在冀、定之間掠奪,對竇建德的地盤造成了嚴重的侵擾、威脅,成了竇建德的心頭之患。
為了除去魏刀兒,竇建德假意和魏刀兒聯合,並向魏刀兒透露了願奉他為主的意思,魏刀兒對此大為歡喜,漸漸的對竇建德放鬆了戒備。
魏刀兒手下一個將領,名為宋金剛,原是活動於易州的義軍首領,前幾個月才帶著萬餘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