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唐。
李世明捏了捏下巴,思忖道:“想不到後世官員選拔也採用科舉考試。科舉自隋朝開創以來,不過幾十年,不知下次科舉的試題能不能參考一番後世的題型。”
想到這,李世民看向了立於文武百官之中的長孫無忌,吩咐道:“輔機,你且讓出本次考卷的官員好生參考本次考試試題。”
長孫無忌會意:當即拱手:“微臣遵旨。”
大明。
朱元璋轉頭看向朱標問道:“標兒,咱記得你之前彙報過,在每個縣衙都出現了天空之中類似的石碑。對嗎?”
朱標點了點頭,:“嗯,應天府下轄州郡,以及周圍的幾個州郡都有。”
“好。”
朱元璋興奮的朝著朱標道:“標兒,你讓手下的人將後世的題目記好了,到時候改一改直接作為我大明下一次鄉試的題目。”
“兒臣遵旨。”
明清採用八股取士,不僅要求格式按照八股文的結構,還要求所有考題的題目必須出自四書五經,起初出題的官員很輕鬆就抄抄原文,很輕鬆就將題目出了。
但是時間久了,考試場次多了,四書五經的每句話幾乎被說了個遍。
也就導致後續的題目越來越難出,不得以,考官出的題目越來越短,直到後來一次策論考試,
當時的考試題目只有一個“二”字。
那時的考生直接懵了,無從下手,最後很多人交了白卷。
甚至還有考了多年未中者,到主考官那裡質疑題目不完整。
主考官不慌不忙的給出瞭解釋。
“二,無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出自《論語》。
背景是魯哀公在陳述田稅問題之時說的話,策論的論點就是圍繞著國家的稅收問題書寫文章。
一味讓題目變得抽象自然不是大明的目的。
實在是因為,在古代那些落魄士族的百姓沒有時間,也沒有渠道獲取時政,
若是直接出一些時政考題,應天府和北平這兩個城池的考生必然會先知道題目,而在古代通訊那個落後的年代,
一些偏遠鄉鎮等別人都把題目研究透了,他們才剛知道發生的時政,這就導致產生了不公平現象。
因此,朱元璋就下令,以後出題只能出自傳世已達千年,幾乎學子人手一本的四書五經。
現在若是石碑之上出現了考題,朱元璋便可直接將其引用至題目之中,因為只要學子透過石碑便能知曉題目,
也能跳出題的題目僅在四書五經的侷限,為後來的出題渠道也能夠拓寬不少。
明清以八股取士的兩個朝代的出題官員,此時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石碑畫面之中,莊術面前的液晶大屏開始滾動,
正在備戰公務員考試的他,看到了題目也下意識停住了視線,甚至還拿出了紙和筆開始作答起來。
第一題:找出最不同的選項:( )
A.春 b.夏
c.秋 d.冬
此題目一出,那些緊張到默默背起了四書五經,各種經典著作的官員瞬間傻眼了。
他們面面相覷皺緊了眉頭,別說選出答案,他們連思考的方向也沒有。
“嗯?春夏秋冬,都處於一年四季,互相之間相互對比找出不同?”
“就是就是,一點思路都沒有,就沒有舉證嗎?這樣的題我們都做不出來,何況那些考試的考生。”
一時間,歷史各個朝代的文官,甚至連不喜好讀書的武將都參與進來。
一時間直播熱度飆升。
這時莊術的面前出現了系統淡藍色的面板。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