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牽連。
宋濂看著周易的窮鬼模樣,心裡面大致猜測到了周易的想法,心中卻是有些可惜。
如此才華的父親,怎麼會生出如此不堪的兒子。
身為士子,怎為商人行為?
沽名釣譽,貪圖小利!
周易看著宋濂臉上不加掩飾的嫌棄,卻是暗暗鬆了一口氣:
對,咱就是一個沽名釣譽,貪圖小利的小人。
您宋濂宋大太史公最好出了觀止堂這道門,就把咱給忘得一乾二淨!
“咳。”宋濂本想就此告辭離去,但腦海中想著《古文觀止》的寫作者如此才華,不能目送著他兒子墮入濁流。
宋濂作為長者,有責任讓迷途的羔羊重新回到正軌,於是清咳一聲:
“小周先生,令尊教你讀書識字,道理為何?”
士子讀書,無非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或者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
宋濂此番話語,便是讓周易記得,讀書的本心。
“活著。”周易答道。
宋濂聽了周易的回答,雙眉微皺:
觀止堂清貧如此,想來元末亂世,十不存一,活著便是地獄難度。
君子窮則善其身,讀書的初心,說是活著,倒也實在。
可如今卻已經是盛世大明,活著並不如何艱難,讀書士子的追求,總要更高遠一些才是。
“那你教這些幼童開蒙識字,難道也只是讓他們活著?”
宋濂又追問道。
“更好的活著。”
周易答道。
“只是為了活著?”
宋濂雙眉緊皺,對於士人來說,“活著”也許重要,但比活著更重要的還有許多。
至少在理想情況下,是這樣的。
若是有“水太涼”之類的意外,另當別論。
“或許。”周易停頓了一下,
“人人都能活著,不論是官吏、士子,亦或是販夫走卒、農夫農夫,都能免受凍餓之苦,頤養天年。”
宋濂聽著周易的話,嘆了一口氣。
這番話語不能算錯,但更像是從一個農夫口中說出,而非識字讀書計程車子:
格局小了!
“活著?”
皇城,金鑾殿。
龍書案上,奏事的文章堆積如山。
一旁有宮女捧著銅盆、手巾。
龍書案之後坐著的大明皇帝朱元璋,一邊兒用佔了涼水的手巾擦臉,提振精神;
一邊兒衝著臺階下的武官問道。
“那塾師周易便是如此回答的宋濂。”
武官點頭確認道。
這位武官身材高大,身著飛魚服,腰掛繡春刀。
赫然便是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