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乾的目的,秦檜上鉤 (第1/4頁)
刁民竟敢害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點後再訂閱吧)
不過這次李乾卻不想和文官們對著幹。
上書要讓皇帝陛下重新開經延的都是些下層文官。
如秦檜、蔡京,包括侍郎以上的官員都很少上這種帖子。
仔細想想就知道原因了,如今翰林院這麼衰落,到好處的就是他們這些人。
翰林院的會試副考官、同考官,三鼎甲的歸屬、禮部侍郎的名額、宰相的人選……
翰林院就像一個倒下的巨人,他的遺產,甚至身軀都已經被朝中的其他衙門瓜分殆盡,潤澤著他們。
如今這個已經倒下這麼多年、快死透了的巨人又想復活,那些瓜分他的人會願意嗎?
不過李乾做決定並不會太顧及朝中的這些高官重臣們,他的底氣來自兩方面。
一是翰林院雖然衰落,但此時離他興盛之時也不過百年,只是一代人的時間而已。
人們的記憶還沒有褪色,潛意識中,無論是普通的百姓還是朝廷的諸多官員,依舊還認為翰林院還是文官們的那個聖地。
如果真有人敢站出來,明目張膽的反對翰林院的復興,那他肯定要面對大多數官員的口水。
因為這違背了政治正確。
當然,李乾也並不是要大張旗鼓,打著復興翰林院口號做事。
他只是想恢復經延制度而已,這也是他另外的一個底氣來源。
所謂的經延,就是選拔學識淵博的文臣,來給皇帝講課,幫他學習各種經義。
在這種形勢的活動中,君臣的絕對尊卑地位發生了一些轉變。
有了類似師生的關係,皇帝不再是完全至高無上的,而臣子也不再處於絕對的低等。
要不然為何帝師對於文官來說是無上的榮耀,被那麼多人追求呢?
除了這個名頭上的好處,文官們還有實質的好處。
皇帝只要肯聽文官們講課,就會在潛移默化中被他們影響,甚至被他們引導。
以李乾對這些人的瞭解,文官們絕不會放棄任何對皇帝施加影響的機會。
所以只要他提出重開經延,就算是秦檜、蔡京這種人想必也不會拒絕……
心中這樣計劃著,但李乾卻沒有貿然行動,而是在心中默默地謀劃著。
任何事情都要佔據主動權,重開經延也不例外。
李乾自然不能上杆子的過去,求著這些文官們重開經延。
真要是那麼幹,後面一旦起了什麼意外和雙方不和的地方,李乾就要處於被動了。
他想要的局面是文官們都過來求著他重開經延,在大臣們的苦苦哀求,不開經延就上吊的情況下,軟心腸的皇帝陛下,才不得不勉強答應下來,可以先試一試經延……
但要造成這樣的局面也有些難度,文官們已經在英宗皇帝和穆宗皇帝那裡碰了兩次釘子了,如今他們的熱情勁兒已經消減了許多。
再加上翰林院已經沒落了這麼多年,根本就沒有翰林再站出來為此事搖旗吶喊了……
想著這些障礙,李乾輕輕搖了搖頭。
不管什麼時候,辦法總比困難多,有心算無心之下,只要把握住這些文官們貪心的性子,李乾自覺還是能拿捏住他們的……
今日,紫微殿裡突然有宦官跑到了翰林院,說皇帝陛下傳旨,要召今科狀元入宮面聖。
諸葛亮自然沒耽擱,跟著前來傳旨的宦官匆匆入了宮。
他雖然走了,但這條訊息就像一顆石子砸入了翰林院這一潭死水,令潭面皺起幾許波瀾。
宮裡已經多少年沒來翰林院傳人了?
只不過在最初的波瀾過後,翰林院又恢復了一潭死水。
不過是傳喚了一個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