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2/3頁)
辛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統袁世凱。1917年4月,
洪述祖被拘捕歸案,1919年3月被判處死刑,前後拖延達6年之久。
列寧生平及主要哲學貢獻
列寧(1870422‐‐1924121)原姓烏裡揚諾夫,生於俄國辛比爾斯克,父親是省國民教育視察員。列寧1887年中學畢業後進咯山大學法律系學習,不久因參
加學生運動被逮捕、流放。1888年回喀山,開始研究馬克思的《資本論》,並加入了馬克思主義小組。1889年秋遷居薩馬拉(古比雪夫),組織了當地第一個馬
克思主義小組,1893年8月到彼得堡,開始為俄國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進行思想和組織工作,成為當地馬克思主義者公認的領導者。
1895年秋,列寧把彼得堡所有馬克思主義工人小組統一起來,組成了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在俄國第一次實現了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同年12月,再次
被捕入獄,1897年2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東部,在監獄和流放地,他繼續領導協會開展革命活動,同時從事寫作。1900年初流放期滿,7月出國,在國外創辦了馬
克思主義者第一張全俄政治報紙《火星報》。
在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列寧經過激烈鬥爭,使大會透過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第一個以爭取無產階級專政為基本任務的黨綱。由於建
黨原則上的尖銳分歧,大會形成了以列寧為首的布林什維克(多數)派和孟什維克(少數)派。11月回到彼得堡直接領導革命鬥爭。
從1905年起,列寧擔任第二國際執行局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代表。1907年再度出國,在國外為凝聚、團結教育廣大布林什維克幹部做了大量的工作,1908年寫成《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概括了恩格斯逝世以後的科學發展新成果,對資產階級唯心主義進行了深刻的批判,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對要求&ldo;修正
&rdo;馬克思主義的思潮進行了堅決抨擊。同時,還致力於領導布林什維克實行秘密工作和合法工作相結合的策略,反對黨內取消派(主張取消黨,只搞合法鬥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