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熊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能安安靜靜的坐下來聽評書。
所以評書這門傳統的表演藝術,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
那怎麼辦?
難道評書真的就將從此沒落?
以後就只有加上各種背景聲效的有聲書、有聲劇?
評書就不能與時俱進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當成可以。
畢竟辦法總比困難多。
如今的小說作者多如牛毛,沒有千萬也有百萬。
既然不方便改別人的小說那就自己寫。
只要把小說寫成既可以看又可以用來表演的“評話小說”,就能既照顧讀者又滿足聽眾。
所以,為了評書這門傳統藝術的發展和傳承,也為了摸索一下評書今後的出路。
本人摸著石頭過河,寫下了這部既可以看又可以用來表演的“評話小說”。
大家要是對說書不感興趣,那就一目十行就當小說看。
要是對說書感興趣,那就慢下來跟著標點符號的氣口大聲讀。
最好是能模仿一下幾位評書大家的聲音,這樣您就是一個評書表演者了。
當然,您表演的只是一半小說一半評書的“偽評書”,只是自娛自樂。
特別提醒一下。
本人在創作這部作品時。
不但運用了評書創作時常用的明筆、暗筆、伏筆、掩筆、順筆、補筆、驚人筆、倒插筆,以及書內批、書外批,樑子、柁子、釦子等藝術手法。
還在書中使用了大量的傳統曲藝說書贊賦。
比如開臉贊、人物贊、景物贊、兵器贊,風雨雷電贊等等。
其中有很多贊賦都是本人的個人珍藏或自創作品,難得一見。
所以各位,您先別管這個故事精不精彩好不好看。
就算只是一個一半小說一半評書的“四不像”。
就憑書中的各種經典贊賦,也值得您收藏。
要知道,這些經典的傳統曲藝說書贊賦要是放在以前。
那都是口口相傳、秘而不露的看家技巧,必須得拜師學藝才能接觸得到。
說到這裡我得宣告一下。
本人是為了推廣評書這門傳統的表演藝術才會把這些原來秘而不宣的曲藝說書贊賦寫進話本公之於眾。
我這不是洩密,更不是要砸說書人的飯碗。
純粹只是為了評書的傳承和發展拋磚引玉,要是業內人士看了千萬別噴。
好了,廢話就說到這裡。
如果大家對我這部“評話小說”感興趣,那就麻煩幫著宣傳推薦一下。
要是不感興趣,那還請多多見諒!
好了,演出,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