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1/2頁)
沈志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66年初,針對中國報刊和中國領導人關於美國把中國作為主要敵人,打算進攻中國大陸的宣傳報導和言論,美國方面在3月16日華沙第129次中美會談中,突出強調美國對中國沒有敵意。宣告說,最近中國報刊和領導人的說法是不正確的;詹森早已講過,戰爭不會由美國引起,如果北京還有理智,戰爭也不會爆發。並要求王國權大使把美國&ldo;真誠的保證&rdo;轉達給北京政府領導人,表示希望改善中美關係,增加雙邊接觸等等。美大使還主動與王國權握手寒暄,邀請王吃飯。[7]對於美國方面做出的姿態,中國方面的反應是,周恩來再次於4月10日對巴基斯坦《黎明報》記者伊查茲&iddot;海珊詳細地複述有關中國對美國政策的四段話,而陳毅則向西方記者指出,&ldo;美國侵略者多次重複講,它&l;無意進攻中國&r;和要避免造成進攻中國大陸的印象&rdo;,是積極準備進攻中國的煙幕。[8]不過,此時中國報刊雜誌上關於美國施放煙幕一類的宣傳,應該說已不僅是針對華盛頓,而更多的是對中國人發出的,以維持支援越南抗美鬥爭的政治聲勢,同時渲染緊張氣氛,調動全國人民的積極性,從事&ldo;文化大革命&rdo;運動。事實上,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對於美國方面的底線,已是心中有數。
翌年2-4月,美軍在越南南方戰場發動了第二次戰略反攻。其間,美國飛機曾多次侵入中國的領空和領海。美國方面擔心中國會因此而中斷華沙中美大使級會談,為此,國務卿臘斯克特指示美駐波大使:在預定於6月7日舉行的第133次會談中,一方面要強調美國政府非常重視這種會議,認為它使美中之間能夠有機會就雙方關係和共同感興趣的問題交換意見;說明美國政府曾明確指示並警告空軍和海軍的飛行員尊重中國的領空和領海,否認美國飛機的侵犯行為是有意的;再次保證美國在越軍事行動不是針對中國的,美國無意對華採取敵對行動,無意干涉中國內部事務。一方面要告誡中國,如果衝突擴大到越南之外,將導致美中兩國都不希望看到的嚴重危險發生。[9]133次會議結束後,中國方面沒有終止以後的會談,保留了這條溝通訊息的重要渠道;同時,又在6月17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周恩來並在6月22日會見尚比亞總統卡翁達時特別提到:帝國主義就是拿原子彈、飛彈、氫彈嚇人的,並且想壟斷它們。我們要揭穿它。[10]藉以回應美方的告誡。
總之,在越南戰爭開始升級的幾個階段中,中美雙方透過資訊溝通,確定了避免相互之間發生戰爭的界限,並且理智地將各自的行動侷限在這個範圍之內。由此,在整個越戰期間,美國的地面部隊始終沒有越過17度線,中國也沒有像在韓戰中那樣派出志願軍直接赴越參戰。
三、幾點思考
韓戰和越南戰爭爆發的大背景是,二戰後美蘇兩大集團、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陣營進入到冷戰形式的對抗狀態。韓戰發生在冷戰格局形成之初,兩大陣營的對峙和鬥爭十分尖銳,敵對的意識形態極大地影響著國與國之間關係的發展和變化。越南戰爭則發源與50年代末60年代初,此期世界局勢動盪,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矛盾加深,社會主義陣營在中蘇關係惡化後呈分裂、瓦解之勢,民族解放運動發展,新的政治力量‐‐不結盟運動形成,國際戰略格局出現重大變動,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作用逐步上升,意識形態的作用有所下降。與此同時,隨美國核壟斷的被打破,以及核武器的發展,使美蘇雙方開始謀求勢力均衡,既爭奪又妥協,爭取將對抗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避免更多的國家捲入衝突和危機之中,避免將有限戰爭擴大成世界大戰。兩大集團對峙的冷戰機制逐漸成熟。
就中美之間的關係而言,一方面,中美之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