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長相守 (第1/4頁)
樂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太子砍了武三思父子的腦袋,又帶兵攻入皇宮,一併要殺上官婉兒和韋后,被皇帝挫敗後倉惶逃竄,逃竄途中太子被部下殺死,景龍政變以失敗告終。
武三思父子死後,皇帝廢朝五日,並追贈太尉、追封梁王,賜予諡號為“宣,死後榮寵極盛。可韋后和安樂公主仍不滿意,逼著皇帝要將太子李重俊的人頭拿去奠祭,滿朝譁然。
太平公主一脈(當然不包括她兩個姓武的兒子),相王李旦及其四子,各部宰相及大臣紛紛上書死諫,但李顯依舊不為所動,硬是將兒子的人頭獻了出去。帝后的這一舉動,徹底惹怒了李氏宗親及其利益共同體。一弟一妹撂挑子走人,李旦稱病居家不出,太平公主搬出來了欽天監,天干地支一頓算,最後得出的結論:需要太平公主到香積寺為皇帝哥哥祈福。其他宗室、各部大臣有樣學樣,竟然難得的在這件事情上擰成了一股繩。
所以,雖然皇帝給武三思的葬禮定了極高的規格,但到場憑弔的卻只有武氏子弟和一些靠著安樂公主上位的斜封官。至此,從武周時期開始,浸淫權力中心幾十年,甚至向皇帝寶座發出過挑戰的武氏一族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在這一場博弈中,雖然達到了以太子人頭祭奠武三思的結果,但韋后母女也深刻地意識到: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影響力太大了。
所以,皇后的裙下之臣,兵部尚書宗楚客向皇帝告發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參與李重俊的謀逆。
韋后明白,要做實兩人罪名,非要拿出實證不可。正一籌莫展之時,證據卻送上門來。
太子造反後,韋后堅持要殃及妻兒,賜死太子妃楊氏和年僅三歲的嫡子。為避嫌,滿朝文武竟無一人肯為弱母幼子求情。由此可見,滿口仁義動輒死柬的臣子們很會拿捏尺度:
太子雖然有罪,但到底是皇嗣是儲君,武三思死得再冤枉也是臣子,哪有君向臣認錯的?群臣進諫,維護的是帝王權威皇家尊嚴,絕不會惹來猜疑災禍。可為太子的妻、子求情就另當別論了,那李重俊可是帶兵犯闕,冒犯的本身就是皇帝和皇后。
在震耳欲聾的沉默面前,只有中山郡王李隆業求到李顯面前,痛哭流涕陳述太子的赤子之心。老吾老,幼吾幼,李隆業的深情陳詞和小孫子的啼哭終於喚醒了李顯的舔犢之情,留下了李重俊的血脈。
韋后知道後大怒,以大不敬和挑撥帝后關係的罪名打了李隆業二十大板。
回去後又被相王李旦以忤逆的名目有零有整地抽了十九鞭子,並罰閉門思過。
但這麼一鬧,到底被宗楚客抓到了把柄,以此斷定相王和太子謀逆脫不了干係。
也許是經過上次的哭訴積累了經驗,這廝又跑去李顯跟前哭:陛下伯伯呀,從前皇帝祖母想立我爹當太子,我爹好幾天不吃飯以絕食的姿態請求讓於陛下。我爹就不愛當官,更不願意當皇帝,這個事天下皆知。皇帝伯伯,您如今貴為天子,父母兄弟俱去,可就有這一個弟弟啦!難道就容不下這樣一個與世無爭,為兄長馬首是瞻的可愛弟弟嗎?!
李顯又被李隆業說得沉默了,放了可愛弟弟一馬。
韋后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以丞相韋巨源為首的皇后派,不斷上書請求將相王四子派到地方任職,如今朝堂上正爭執得熱鬧。
江風聽得入了神,雖然知道歷史的走向,但還是不由得為李隆業父子擔心。
她正出神時,聽到有人說:“你少同淑微玩吧,學了她的跋扈,當心沒有男子敢娶你。”
說話的是一位著孔雀藍圓領長袍的男子。江風忙站起來行禮,鍾淑微卻並不起身,只笑著回道:“那我以後可要多同我表姐玩才好。”
那人也笑道:“你表姐柔弱太過,沾沾你的跋扈也好。”
大庭廣眾下,鍾淑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