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刀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傳龍和杜雨聽完老吳慷慨激昂的武俠簡史,對老吳甚是佩服。
杜雨請教道:“老吳!那你覺得武俠小說前景如何呢?”
老吳嘆口氣,幽幽道:“要想探討武俠小說的前景,首先要探討武俠的上限達到了沒有?”
“武俠的上限?”杜雨看向高傳龍,“龍哥!你覺得目前武俠的上限在哪裡呢?”
高傳龍認真道:“應該是金庸和古龍吧!老吳,你說是不是?”
老吳點點頭道:“沒錯!”
杜雨輕輕一笑,道:“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已經是武俠小說的巔峰了,難以超越了……”
“不!”老吳打斷杜雨的話,“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還有弱項的。”
“啊?”高傳龍和杜雨聞言,都大吃一驚。
高傳龍悠悠道:“願聞其詳!”
老吳又滔滔不絕道:“說起金庸和古龍,大家心裡都會有個共識:這兩位在武俠小說界,那真的是大神級別的存在。
不論是出書、拍電影電視、做遊戲,還是動漫改編,他們幾乎都做到了頂尖,讓人難以超越。
但要是把武俠小說放到全球,跟科幻、奇幻、推理、懸疑這些型別的小說放在一起比,問題就來了。
在東南亞以外的地方,雖然金庸、古龍他們的書也被翻譯成了外文,在歐美賣過,但影響力真的不大,可以說幾乎沒啥波瀾。
你看,科幻作家劉慈欣就能拿到科幻文學的最高獎,在全球都得到認可,為啥武俠作家就不行呢?
其實,金庸的弱點,也就是武俠小說的弱點。
有人可能會說,金庸的書那麼好,哪有啥弱點?
但其實不然。
咱們說的這個弱點,不是從傳統的武俠迷角度看,而是從那些沒看過武俠,或者剛開始看武俠的人,甚至是從全世界的讀者角度看。
王朔就曾在一篇文章裡說過,金庸的書情節老是重複,寫得太囉嗦。
一見面就打架,明明一句話能說清的事兒,偏偏不說清,而且打來打去誰也打不死誰。
一到關鍵時刻,就有人從天而降來救場。
書裡的人物好像都有深仇大恨,整個故事就靠這個推著走。
金庸筆下的俠客,與其說是武術高手,不如說是犯罪分子,每個門派都像是一夥黑幫。
他們為了私人恩怨互相殘殺就算了,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還給這些暴力行為戴上正義的大帽子,好像私刑殺人還能分出正義和非正義,為了所謂的正義,哪怕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在金庸的小說裡,我們看到的人物和我們不太一樣。
他們狹隘、粗野,視聽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問題,差不多都不可理喻,無法無天,精神世界特別小,只能看到眼前的一點人和事,行動起來就像簡單的條件反射。
有時候書裡也寫了一些在極端情況下閃耀人性光輝的人物,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邏輯。
金庸的小說在情理上,邏輯還不夠嚴密。
這樣一來,不光是外人感受不到書里美好的部分,連小說自身的結構和戲劇性都變得鬆散或者削弱了。
人物和情節很多時候都是作者主觀意識帶著走的。
當人物自己的想法和作者的不一致時,金庸不是去加強邏輯,寫得更難一些,而是像王朔說的那樣,降低人物的視聽能力和表達能力,讓作者自己更輕鬆地帶著人物走,以至於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人物自己的想法。
等到新的讀者進來,或者原來的讀者長大了,原先沒注意到的問題就變得看不下去了。
因為大家都是用邏輯來理解故事的,當邏輯被挑戰、被冒犯時,讀者只會選擇不看了,或者從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