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1/2頁)
秋予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今天開始,自本大汗以下都要節衣縮食,與全國所有百姓共渡難關。”
皇太極一臉嚴肅地說道:“誰要敢違反,休怪本大汗刀下無情。”
別說站在階下的小貝勒們想不明白,就連坐在高位的其餘三大貝勒也想不明白。
心直口快的阿敏,當即說道:“大汗,如果按照大汗的話做,我們這一年半載該如何出征打戰!
還有收編敖漢部不也要糧食嗎?”
“以現在的情況如何打仗?”
皇太極有些痛心疾首:“如果年年這樣下去,老百姓不是餓死就是當賊,我們拿什麼打仗。
此事緩一緩再說。至於敖漢部的問題,先挺一挺!”
看到大汗態度如此堅決,就算是有極個別心中不服氣,也只能乖乖的遵命。
是不是皇太極真的要緩一年半載再打仗?
當然不是。
他只是沒想好怎麼破局,在沒一定把握前,不敢輕舉妄動而已。
冰河期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就在楊承應想方設法撈錢,賑濟百姓;皇太極不顧一眾貝勒反對,開倉放糧;明朝這邊也出了大亂子。
天啟六年六月初五日,靈丘、渾源州等地發生大地震。
地震波及京師、天津三衛,宣大等地,壓死壓傷百姓不計其數,連枯井裡的水都變黑了。
地震和餘震持續時間很長,山東也有波及。
這讓本就艱難困苦中苦苦煎熬的百姓,雪上加霜。
去年大旱,史書上只有三個字“人相食”!
今年又遭逢地震,而朝廷賑濟無力,直接導致百姓沒有活路。
不止如此,朝廷還以“平定遼東”為名,加派榷關、行鹽及其他雜項銀兩。
據督理遼餉戶部右侍郎畢自嚴奏報,天啟五年一年收到遼餉共計499萬3600兩。
這一數字到了天啟六年,又增加到了558萬7420兩。
這麼大筆的銀子,沒有一分給金州鎮,連寧錦前線的關寧軍也沒得到。
而自袁崇煥離任後,關寧軍欠餉四個月之久。
為得到軍糧,在這一年的六月,關寧軍集體向巡撫畢自肅、總兵朱梅等索要欠餉。
畢自肅在此之前,已經九次向朝廷申報此事。
朝廷都不予理會。
畢自肅的親哥哥畢自嚴官拜戶部右侍郎,都沒有錢給親弟弟,可見真的缺錢。
那麼多的錢,既沒有給軍隊,也沒有賑濟百姓,到底去了哪裡!
沒有人知道。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就在當年,陝西澄城縣知縣催收錢糧,被根本無糧可交的饑民亂刀砍死。
朝廷並不重視這件事,薊鎮兵變,寧遠兵變,蘇州民變都是事。
何況,饑民戰鬥力幾乎為零,被官軍輕而易舉擊潰,斬首上千級都是件容易事。
然而明朝忽視了一件事,這些被逼入絕境而造反的農民軍,自然是沒啥戰力。
但總有一批被大明自己放棄了的官軍,在走投無路之下,開始與農民軍聯合起來。
原來,在薩爾滸之戰時,明朝抽調不少西軍入遼作戰。
薩爾滸之戰敗了後,大量敗逃明軍沒有留在遼東,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返鄉。
在途徑河南時,被巡撫張我續下令截擊,搜殺明軍潰兵。
此舉迫使這股力量不得不落草為寇,家裡有親人的就用綽號,沒親人就用本名。
隨著陝西農民大起義的風潮捲起,這些“種子”散落在農民軍中開花結果。
其中,就有在陝北和隴東地區落草為寇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