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呂武,他不是土生土長的春秋人,可是幾千年文化的薰陶下,對殺胡人只會感到歡喜,心生不仁反而會是毛病。
一個小插曲過去。
得到足夠震懾的奴隸,沒人敢再嘗試逃跑。
翌日。
龐大的隊伍接近老呂家的封領,遠遠地就看到路口擠滿了人。
他們看到隊伍歸回,不知道路口等待的哪個人率先發出歡呼。
隊伍中的屬民以歡呼回應。
隨後,歡呼聲響徹了遍野與村莊。
安全回到領地的呂武肯定也高興,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過。
他能理解人們為什麼那麼高興。
只因為封領增加了奴隸,等於多了幹活的人手。
再則,領主用這一次行動表現出了自己的能力,屬民看到了封領興盛的跡象。
而這是一個領主與屬民,榮辱與共的時代!
第19章:試驗進行時
離得近了,村子裡的人才看到歸回者大多數弄了個渾身漆黑,愕然之餘大笑起來。
煤炭是黑色,什麼東西粘上肯定也會滿是黑灰。
屬民和奴隸一路扛著裝有煤炭的麻袋趕路,麻袋並不密封,肯定會掉下黑灰,自然而然也就被弄成了黑人。
被嘲笑的屬民並沒有感到惱火。
他們很驕傲地對嘲笑自己的人挺起胸膛,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的辛苦,以及黑石頭對封領的重要性。
結果,嘲笑的人不再笑,很羨慕地看著變成黑人的一夥屬民。
呂武站在村子門口,一邊看著龐大的隊伍進村,一邊大聲宣佈對武士和屬民的獎勵。
獎賞很豐厚。
跟著出門的武士以及屬民,莫不眉開眼笑。
事實上,不管是武士還是屬民,他們為領主做事是天經地義。
也就是說,他們受到領主的庇護,為領主幹活是回饋,沒工資是合情合理的。
領主因為看重某件事情,認為應該進行賞賜,算是武士與屬民的另外收穫。
宣佈完獎賞,呂武又交代帶回來的奴隸應該怎麼安排,其餘的事情則不用他過多去操心。
像是糧食、布匹等物,家老卓會記錄併入庫。
煤炭則是送到工坊。
程嬰很好奇呂武要怎麼使用那批新到手的奴隸,有疑問也就問了出來。
「我領地內的灌溉系統不行。」呂武其實真沒發現什麼灌溉系統,說道:「領地有溪,不缺水源,可以挖掘溝渠,分佈灌溉系統。」
別說,目前多數列國並沒有掌握灌溉技術,真的需要人去肩挑手扛。
要是不缺溪流的地區,比如南方的楚國,倒是摸索出了一些相關的概念出來。
講醫術的話,則是秦國最為高明,他們甚至有一支隊伍行走在列國行醫。
那一支醫療隊伍,列國稱為扁鵲。
(黃帝時有一名神醫叫「扁鵲」,春華夏文化圈的醫療組織也就叫扁鵲,直至一個醫術十分牛逼的秦越人(名字)得到認可,扁鵲也就被秦越人冠名了)
要是列國的國君生病,甚至會派人前往秦國求醫。
因為沒有灌溉系統的相關理念,程嬰一聽就懵了。
呂武不理會懵掉的程嬰,先回去梳洗了一番,隨便紮了個馬尾,帶著濕淋淋的頭髮趕到了工坊。
匠人之前已經見識過燒煤炭的好處,得知呂武這一次帶回了不少的煤炭,眼巴巴就等著了。
上次的煤炭只夠呂武進行小試驗,沒鬧出太大的動靜。
「啟爐!」呂武命令開始生火,走到了一間小屋,再出來時親自扛著一籮筐的木炭。他需要試驗的太多,吩咐匠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