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軍事實力根本比不上荀國,早先荀國一家就能扛住齊國、魯國、曹國和其餘四五個國家的聯軍。
不就是跟更強的漢國對抗才讓荀國顯得可憐嗎?中行吳願意接受列國的資助,想的卻是不管跟漢國打起來是輸是贏,有機會一定會教訓這些看不起荀國的人。
受到幫助還起了怨恨顯得思想很奇葩?那是不懂強者是什麼心態。
強者嘛,對上更強的對手,哪怕不敵也有自己的尊嚴。
弱者看似在幫助強者,實際上卻是巴不得出現兩敗俱傷,行為上是侮辱,精神層次就更是在侮辱強者的智商了。
如果本身弱小,受到來自強者的幫助,會產生不同的心態。
所以,中行吳感覺受到侮辱跟尊嚴被踐踏有關,再來就是不允許智商被低估了而已。
有哪個國家資助漢國了嗎?僅有宋國的使者表達了相應的關心,再無其他列國來對漢國「噓寒問暖」了。
絕大多數的列國,要點臉就祝福漢國能夠獲勝,不要臉則是提前祝賀漢國獲勝。
他們一致開始在講的事情跟漢國成為新的霸主有關,請求漢國在成為新任霸主之後,能夠維持「東方世界」的秩序,防止國家與國家之間出現兼併,能時不時主持公道什麼的。
那些是曾經中原霸主晉國在幹的事情。
晉國作為中原霸主時,不允許列國之間出現兼併,誰敢欺負弱小,會有晉軍前往主持公道。
作為代價,也是各國保平安必須的付出,列國每年向晉國交「保護費」不算過分吧?
呂武聽到列國使者的各種期盼,肯定是開始闡述大漢為「伯」之後的各種理念,什麼「大一統」之類完全不存在,一定會讓各國保持「王侯將相有種」的格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