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
夏去秋來,河南迎來大旱,從永徽初年的秋天延續到永徽二年的冬天,時長跨越一年有餘,像極了永昌十二年濟北、濟中的那一場大旱。
然而,結果卻不同。
河南道受災最深重的幾個州縣,災民被就近轉移,不僅有糧食還有水,雖然不多,卻不至於鬧出人命;真有到了年紀熬不住死了的,還有人給收拾;不僅如此,連大夫和藥品都是常備著的。
及至永徽三年,旱情完全過去,用來春播的種子也由朝廷及時送達。
春種秋收,像是回饋之前的災難,永徽三年河南道的莊稼收成是連續近二十年來最好的一年。
訊息傳回京城,百姓們大多已經不記得當初新帝提前往河南送糧食的事情了,但為官者不但記得,還記得特別牢固。
但這三年裡,新帝頒布的詔令遠不止此,條條政令下達到執行的結果就是新帝越來越有威嚴。
帝王威則臣子懼。
為數不多的老臣都是看慣眼色的,新帝可不是省油的燈,想在他眼皮子底下弄鬼,還要去問他怎麼未卜先知,還不如夾緊尾巴做人活得久些;而新貴們都是跟著新帝一步一步走來的,武將們更是見識了新帝料事如神的本事,對於河南道的旱情提前預知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
所以,儘管有人抓心撓肺的想問一問,來來回回卻沒有一個人敢問出口。
還是有一回新帝留了幾位朝臣處理政事,皇后娘娘著人送來了工作餐,時任吏部侍郎的皇后表兄陳延英笑問道:&ldo;臣有一事,想請陛下解惑。&rdo;
新帝看著自己的餐盒與別個不同,那飯還擺成了一隻黑白熊的模樣,不禁回憶起當初在西川時候的情景,他面色柔和、神態放鬆,反倒是沒注意陳延英的話。
也不知那陳延英是看到新帝心情頗佳不會責怪,還是確實就是這副性子,竟然梗著脖子又問了一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