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追悼會上,胡耀邦、鄧小平、陳雲、李先念、彭真、徐向前、聶榮臻等獻了花圈。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以及北京市和四川省等領導機關,獻了花圈。
這一天,天安門廣嘗新華門和外交部,都下半旗向劉伯承致哀。人行道過,紛紛駐足靜默,向他們敬愛的一代元戎寄託自己的哀思。
中國古人有這樣兩句詩:&ldo;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rdo;。說的是人生一世,做了好事善事,自有眾人稱頌傳揚,用不著自己去立功德牌坊。
劉伯承一生的光輝業績,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在全軍指戰員的心中,矗立了一塊不朽的豐碑。
劉伯承逝世後,他的夫人汪榮華給中共中央寫信,要求把劉伯承的骨灰撒向祖國各地。
1986年10月21日,劉伯承的長子太行、四女雁翎、幼子太遲一行三人,手捧父親的遺骨,告別母親和兄弟姐妹,去執行拋撒骨灰的神聖任務。飛機載著他們穿過重重雲層,翱翔在祖國的萬裡長空。和著徐徐的清風,劉伯承的骨灰落在了太行山,落在了淮海大地,落在了南京,落在了重慶,落在了開縣趙家場的黃桷樹林。
這位從貧苦農民家庭走出來的一代名帥最後又回到了養育他的故土,回到了祖國山河大地的懷抱之中,回到了他指揮千軍萬馬戰鬥過的地方,與長眠在那些地方的無數烈士,永遠在一起,永遠在一起了!
後記
《劉伯承傳》是根據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央軍委的決定編寫的。經過12年的努力,終於完稿付梓,並作為《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之一與讀者見面。
小平同志對本書的編寫十分關心,並為本書題寫了書名。
從1980年3月編寫組成立開始編寫,到1992年修改成書,在整個編寫過程中,我們特別注意堅持以下三條原則:一、據實直書而不拘於定論。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標,以確鑿的歷史資料為依據,實事求是地秉筆直書,而不拘泥於已有的結論或評論。
二、材料豐富而不至於蕪雜。採用真實可靠的具有歷史價值的材料,摒棄那些似是而非、查無實據或無關宏旨、可有可無的材料。
三、文字生動而不虛構、浮誇。對傳主的生平業績,力求寫得生動活潑,如見其人。
當然,主觀願望是一回事,社會效果又是一回事。良好的願望能否變成現實,得到良好的社會效果,還有待於廣大讀者的鑑定。
這是一部集體創作的歷史傳記。
編寫人員先後採訪了300多位同劉伯承一起戰鬥、工作過的戰友、同事和了解情況的人。其中主要有劉華清、張震、楊白冰、薄一波、宋任窮、李德生、陳錫聯、肖克、何長工、郭述申、李達、李聚奎、林浩、郭林祥、尤太忠、向守志、鍾漢華、曾紹山、孔石泉、孫毅、韋傑、孫繼先、陳明義、魯加漢、肖永銀、馬忠全、盧仁燦、黃鵠顯、徐斌洲、仲曦東、魯瑞林、吳忠、劉昌毅、孔慶德、陶漢章、王智濤、王義淮、劉明輝、趙遵義、黨必剛、劉叔禹等。還有原國民黨將領杜聿明、黃維、楊伯濤、文強等。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珍貴資料。有些人還對本書的撰寫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
劉伯承的夫人和戰友汪榮華,不僅提供了珍貴的文獻資料,而且給予編寫工作以大力支援和幫助。
中央檔案館、解放軍檔案館、軍事博物館、解放軍畫報社、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山西省檔案館、四川省政協、重慶市政協、南京市檔案館、軍事科學院圖書資料處和國防大學圖書資料館等,為編寫工作提供了大批歷史文獻資料,使傳記有了可靠的依據和憑證。
本書於1983年4月寫出送審稿。全書分為22章,42萬字。從擬定綱目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