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第2/2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理會會議,懇請他們組織到全世界的傳教活動。當年,美國海外傳教士理事會成立。一八一二年,該理事會派遣十名傳教士去印度的加爾各答,還派遣另一些人去錫蘭。這些人後來成為美國傳教運動的核心。這個運動的規模和志願支持者的人數都是前所未有的。到一八二○年,該理事會已派出八十一名傳教士。十九世紀後期,從米爾斯的兄弟會秘密組織中又產生了學生海外傳教志願運動,招募了成千上萬名年輕的傳教士,成為和平工作隊和其它青年運動的原型。
米爾斯本人並不在派往海外的第一批傳教士之中,據說需要他在國內做招募工作。但是,一八一二年他從神學院畢業後,即被國內的傳教團體派去調查美國西部的宗教情況,他兩度長途跋涉,或步行或騎馬,走過了許多人跡罕至的荒漠之地。他報告說,他看到的是觸目驚心的&ldo;缺乏宗教信仰&rdo;的現象。由於他的報告,美國聖經學會成立了。他協助組織了向印第安人以及墨西哥和南美各族人的傳教活動。然後,米爾斯調查了新的城市貧民區的宗教信仰情況,特別是紐約市的貧民窟。米爾斯一貫反對奴隸制,他在一八一六年協助成立了美國殖民協會(支持者包括託馬斯&iddot;傑斐遜、亨利,克萊和安德魯&iddot;傑克遜等人)。這個協會除了支援解放美國黑人外,還進行在非洲建立美國黑人移民地,以便&ldo;向非洲傳播宗教和文明的福音&rdo;。米爾斯親自到非洲幫助挑選移民地點,並與非洲部落的首領們實際談判土地問題。這片土地後來成為賴比瑞亞。一八一八年,他在乘船回國途中死於熱病,葬在茫茫大海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