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第1/2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河道提升工程是為了使船隻、木排和原木的航道暢通而臨時提高河溝的水面。有時,提高了的水面可以載起裝有五百桶油、甚至在少數情況下裝有七百桶油的船隻。在一次提升河水的行動中,通常有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隻船參加。一次行動需用一到兩個小時,人們讓河溝幹流上七到十七個水壩裡的蓄水一瀉而出,匯聚 在一起,形成一道滾滾的洪流,於是七千到三萬桶油便乘勢運出,直抵大河。
為此,就需要上游的石油商聯合起來,預築許多水壩,積蓄河水,以便在事先籌劃的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使用。這一準備工作得要幾個星期的時間。水壩必須用特殊的方式構築,以便需要時能迅速拆除它們的拱座。臨近放水之際,工程進入高潮。接著,就在一個特定的時刻,從上游開始,水壩相繼開啟,河水匯流,沸沸揚揚,其勢之猛,可以便從上游到下游的整個河面暴漲幾分鐘之久。而沿河的船工早就盼望著這一時刻的到來。他們準備好船隻,裝妥了油桶,急切地等待&ldo;順水行舟,直下盼望已久的河口良港。差不多快要放水時,船工們即竚立船頭,他們一切都準備就緒,只待解纜開船。最初的跡象是一陣撲面的清風,眨眼功夫,便見湍流湧動,奔突而來。&rdo;這需要敏銳的判斷力,才能把握住此一關鍵時刻,不致過早離岸,潮頭沒來便擱淺在河灘上;同時,還要有一副好身手,才能保持航向,穿越河道的狹窄處,避開一路上無數的橋墩。老練的船工可以飛快地把他的貨物運抵石油市的碼頭,一旦打點完畢,立刻駛入阿勒格尼河,直奔匹茲堡投入市場。
這時石油城鎮的景象一如牛群由德克薩斯驅趕到牛市所在城鎮後的情景。河道提升工程的那位主管人說道:
河道提升工程完畢後的那一晚上,鎮上熱鬧極了。發貨人忙著付錢給船工,河溝一帶的居民忙著貯存生活必需品,買進賣出,一片忙亂。到處都是油跡斑斑的人。旅館擠滿了那些給世界帶來光明的油仔。石油成了唯一的話題,空氣中也瀰漫著石油的芳香。石油帶來了奇妙的新機運,而使這種種機運變為現實的則是開拓者當中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此人名叫約翰&iddot;洛克菲勒。由於後來他成了美國城市汽車工業傳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以至有時人們忘記了旱在煤油燈時代,煤油本身仍是一件新奇事物的時候,他便已建功立業,集名聲、財富和權力於一身。就象拓荒的牧牛人和大膽的趕牛販,又象約翰&iddot;韋斯刊&iddot;艾利夫、查爾斯&iddot;古德奈特和約瑟夫&iddot;麥科伊等人,洛克菲勒設法集聚起他的新商品,經過長途運輸,投放到世界各地的市場上去。
當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西部荒原上的泰斯特維爾交上好運時,約翰&iddot;洛克菲勒仍是俄亥俄州克利夫蘭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兩地相距不過一百英里之遙。在他那個年紀,他已經幹得相當出色,那一年,洛克菲勒和他的夥伴靠經營穀物、肉類和其它西部產品,差不多賺了五十萬美元毛利。他們作好了準備,只盼著南北戰爭能夠帶來大筆生意。
一八五九年秋季,各色各樣的傳聞飛向克利夫蘭,據說有人在賓夕法尼亞打出了一種新井,每天生產三百多加侖的油,那種油每加侖可賣五十美分。這個訊息掀起了一次小規模的淘金熱,人們紛紛湧向賓夕法尼亞油田,洛克菲勒認識的一些克利夫蘭生意人也忙不迭地趕了去。一夜之間財運亨通的奇聞不斷傳來‐‐靠石油暴發的農民,走運的石油租約投機商,以及鄉下鐵匠在一口廢鹽井裡&ldo;搗下&rdo;一根鑽杆,每天便開採得二十五桶石油(每桶三十一到四十二加侖),使他那個村子轉眼成了繁榮的小鎮。還有些駭人聽聞的訊息,譬如用來&ldo;爆破&rdo;廢井的硝化甘油突然莫明其妙地爆炸啦,油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