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第1/2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此期間,德雷克視察了鄰近的鹽井,去看人家是如何鑽井的,還想趁機羅致一個經驗豐富的鑽並人材,亦即一個確實懂得如何鑽井掏鹽的人。由於當時人們普遍認定只有瘋子才會去鑽探石油,所以他很難僱到掏鹽的好手。第一個同他簽合同的鑽鹽井工根本就沒上工,後來,那人解釋說,他認為德雷克肯定是瘋了,而&ldo;要想擺脫他,最簡單的辦法莫過於簽一個合同,裝出一副打算來於的樣子。&rdo;
最後,德雷克終於找到了威廉&iddot;史密斯(比刊大叔),他不僅長於鑽鹽井(曾為塞纓爾&iddot;基爾的父親掏過鹽),同時也還是一個熟練的鐵匠,懂得如何製作鑽井工具。一八五九年六月,&ldo;比利大叔&rdo;在他兩個兒子的幫助下,開始鑽井。那時候鑽鹽井,一般先要挖一個洞,四壁環以&ldo;木垛&rdo;,直到基岩層,隨後再在巖層上打入鐵管。&ldo;比利大叔&rdo;就照這樣子給德雷克打井,但還沒等他挖到基岩層,地下水已經淹沒了土洞。於是,他又試著採用革命性的新方法,從地面開始,把一根鐵管一路打下去。在三十二英尺深的地方,他碰到了基岩,他仍然繼續深鑽下去,每天只能鑽進三英尺。一八五九年八月二十七日那個星期六,&ldo;比利大叔&rdo;打的洞已經達到了六十九英尺半的深度,(按照德雷克的一貫要求)鑽井停了下來,大家去過安息日。第二天,&ldo;比利大叔&rdo;到井前察看,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井裡充滿了油狀物質。&ldo;怎麼回事?&rdo;德雷克問道。&ldo;比利大叔&rdo;回答:&ldo;你時來運轉了!&rdo;雖然井裡的油狀物質很快為德雷克恢復了名譽,人們不再把他看成瘋子,但要想憑這口井發財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油井不能自噴,需要用泵;而德雷克又沒有計劃好存油的地方,他們只好使用威士忌酒桶、洗衣盆以及隨手抓到的不管什麼東西。十月裡有一天,&ldo;比利大叔&rdo;拿了一盞燈往井下觀望,不慎引起大火,燒光了全部裝置。但是,德雷克還是修復了鑽塔和泵;而且他很快又成了四面八方湧來想發大財者利用的工具和攻擊的靶子。最後,他終於離開石油之鄉,來到華爾街,當上了石油股票經紀人,賠得個一乾二淨。為使這位油井的&ldo;發明者&rdo;不致於窮極潦倒,賓夕法尼亞州議會透過給他一筆一千五百美元的年金;一八八○年,正當人們大發石油財的年月,德雷克默默無聞地逝世了。
德雷克和其他開拓者所掀起的石油熱,使另一類新興城鎮應運而生。賓夕法尼亞州地圖的西北角很快便布滿了許多象石油市、奧萊奧波利斯、石油中心……等等名字。這類城鎮都靠石油、石油所顯示的前景、石油所帶來的希望而興起,有些甚至就切切實實地建立在大油礦的礦脈之上。在各個石油城鎮,各種附屬的服務行業也蓬勃興起,人們製造油桶、油井鑽架和油泵,租賃油田,為成千上萬的探油者提供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和那些烏七八糟的淫穢去處,在一片忙亂之中,石油城鎮欣欣向榮地發展了起來。那些探油者忙碌鑽營、來而復去,他們流星般短促的生涯,可以透過一個名為皮託爾的短命小鎮表露無遺。一八六四年春,一個走運的&ldo;探油人&rdo;使用一根棒木枝做的&ldo;魔杖&rdo;戮來戮去,聲稱皮託爾溝兩側農田下面蘊藏著豐富的石油。一八六五年一月七日,當地第一口油井打成,每日湧出二百五十桶石油。一時之間,數以千計發財心切的人蜂擁而來,他們之中,有剛從南北戰爭的戰場上復員計程車兵,有拿著大把美鈔想花出去的投資者,也有流浪者、冒險家和漂泊江湖的遊民,他們全部麕集皮託爾。第二口油井出油後,人們簡直如痴如醉地發了狂。到六月底,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