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神龍宮變&rdo;的首義五功臣以及其他人,到此全部被結果掉。當年曾把赫赫女皇逼下臺的風雲人物,如今似貓狗一般,死得不是淒涼、就是慘毒。
他們在臨死前,不知是否想清了一個問題:皇帝這東西,究竟是正統重要,還是賢明重要?
接下來的天下,那就可以由著中宗和韋後的性子來了。這時候,群臣已給中宗上了尊號叫&ldo;應天皇帝&rdo;、韋後叫&ldo;順天皇后&rdo;,不知他們順應的是什麼天?也許是人間極樂天吧,
這樣的昏亂政治,到神龍三年(707年)終於激發了一場大事變。事變的主角,是太子李重俊。
李重俊是中宗第三子,乃後宮宮女所生,不是韋後所生,原為衛王。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對國事比較擔憂,就趁韋後不在中宗左右時,建議速立李重俊為太子,以固國本。中宗同意了。
待韋後與安樂公主知道後,木已成舟,由是她們對太子極為嫉恨。尤其安樂公主和駙馬武崇訓(武三思之子),對太子極為蔑視,常呼之為奴。
上官婉兒因與武三思仍然有私情,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李家
這一切,使太子李重俊極感壓抑,就圖謀政變。他見滿朝都是武三思死黨,就去找魏元忠、李多祚求援。魏元忠早已沒了鋒芒,不願介入。而李多祚則還是直腸子一根,他也恨韋武亂政,就答應參預其事。
景龍元年(即神龍三年)七月,事變爆發。太子李重俊與左御林大將軍李多祚、右羽林軍將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諱之,沙吒忠義等,矯詔發左御林軍及&ldo;千騎&rdo;三百餘人,於夜半時分直撲武三思府第,誅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及其親黨十餘人。隨後又命左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里父子, 分兵守衛宮誠諸門。太子率兵直趨肅章門,斬關直入,挨個叩門搜尋韋皇后、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慌忙逃至中宗和韋後處,報告說:&ldo;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rdo;韋後和中宗大怒,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倉皇逃至玄武門城樓上,躲避兵鋒。中宗又命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百餘人,於城樓下列隊守衛玄武門。
李多祚等領兵至,欲突襲玄武門樓,被守衛兵卒拒擋,不得進。中宗靠在欄杆上呼叫李多祚部下說:&ldo;汝並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歸順,斬多詐等,與汝富貴!&rdo;於是,千騎紛紛倒戈,斬李多祚及李承況、獨孤諱之、沙吒忠義於玄武門前,其餘同黨潰散。
太子李重俊驚聞敗報,率殘部百餘人從肅章門逃入終南山,準備投奔突厥。中宗令長上果毅趙思慎率輕騎追趕。李重俊逃至鄂縣西十餘裡休息,被部下殺死,首級獻於朝廷。
中宗猶恨恨不已,下詔將太子首級獻上太廟。韋後見死了武三思,心中淒楚,下懿旨說:&ldo;將太子首級在三思、崇訓父子柩前致祭。&rdo;韋後和安樂公主還親自到靈前弔奠。
這一場大亂,絲毫沒影響中宗夫婦尋歡作樂的雅興,國事還是一片混亂。中宗對韋後也許是懷有內疚太深,真的就兌現了當年的諾言:我若能重見天日,就允許你隨心所欲。
韋後想的就是效仿武則天,但其才幹不及武則天的百分之一,給中宗出的主意,多為昏招,不過是讓荒唐的老公更加荒唐。她本人更是瘋狂追求&ldo;性福&rdo;,除與武三思私通外,還召散騎常侍馬秦客以醫術入宮禁、光祿寺少卿楊均以善烹調入宮禁,實際都是大開色戒、淫亂宮闈。
韋後的穢行,宮內外傳得沸沸揚揚,怕是到了街談巷議的程度。平民韋月將上書告武三思私通韋後,必為逆亂,把這事捅了出來。中宗當然不信,大怒,命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