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大唐的太廟裡,武則天死後可以高宗皇后的身份配享,這沒有問題。可是如果把大周皇位傳給諸武中的一個,麻煩就來了。
在太廟裡,只能以父親一系來表示傳承,比方說武三思接了班,做了新皇帝,他就應該追贈自己的父親為皇帝,把老爹加入這一鏈條。而武則天只是姑姑,不是任何武氏男性皇帝(包括追贈的)的配享,那麼,尷尬的事情就出來了:武則天在大周的太廟裡,將來就會無一席之地!
那麼,把皇位傳給自己親生的兒子呢?也大有問題。那就是,在延續了幾千年的父權社會氛圍裡,無論是李顯,還是李旦,他們任何一個做了至高無上皇帝,憑什麼還要延續武家的香火?
到那時候,一紙敕令,就可以把大周轉回大唐的軌道,一點兒障礙沒有。
如此,為&ldo;武周革命&rdo;所付出的心血,就會付之東流!武則天仍然進入不了大唐太廟裡的皇帝世系裡去。
這是一個兩難選擇,讓武則天想破了頭。
為什麼在當今為萬民景仰的皇帝,死後卻無法被後人承認?荒謬究竟出在什麼地方?
當然,若要徹底解決問題,也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從根本上移風易俗,將父權社會轉變為母系社會。
這,有誰能做得到?把皇位傳給太平公主?那不又成了姓李的做皇帝?且還有一系列社會問題根本無法處理。
女皇晚年時期,能為她多少緩釋一下這個困惑的,是狄仁傑。從革命那時候起,武則天為繼承人的問題,猶豫徘徊了多年。是狄仁傑在關鍵時刻的一番話,促使她迎回了廬陵王李顯,定為正式接班人。
據說,那是武則天有一晚夢見一隻美麗鸚鵡,心甚喜之,卻不料鸚鵡忽然雙翅折斷,墜於地上。武則天第二天說給狄仁傑聽,狄仁傑便借題發揮,說&ldo;鵡(武)者,乃陛下之姓也,斷翅乃陛下兩子。今起用兩殿下,斷翅則復振矣!&rdo;
恰好過了不久,契丹以&ldo;還我廬陵、相王&rdo;名義起兵做亂,女皇認為狄仁傑佔夢的一番話很有道理,才下了迎回廬陵王的決心。
廬陵王是在極為秘密的情況下,從軟禁地房州被召回的。
女皇先派了十幾個宮人前往房州,其中一人換上廬陵王服裝,留在當地,廬陵王則換上宮人的服裝,隨隊潛回宮中。當地州縣官府對此毫無察覺。
待還宮後,武則天將廬陵王藏於帳中,又召狄仁傑前來議廬陵王事。
狄仁傑慷慨陳詞,女皇遂喚廬陵王出帳,笑著說道:&ldo;還卿儲君!&rdo;
狄仁傑驚訝萬分,喜極而泣。
女皇便對廬陵王說:&ldo;速拜國老,乃國老令你返。&rdo;
狄仁傑摘去頭冠,叩頭不止。女皇也為之動容,令人扶起他,嘆道:&ldo;真乃社稷之臣!&rdo;
為了維持大周皇統,武則天做了最後的努力,賜李顯姓武,儘管這是掩耳盜鈴。
女皇不願意為此動腦筋了,她決定把問題留給子孫去解決。自從迎回廬陵王為太子之後,她再沒有追究過大臣心繫李唐的問題,也沒再興起過大獄,完全投入了俗世的享樂。
對後事,唯一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加強了&ldo;武李合一&rdo;。
她把太子、相王、太平公主和武攸暨等武氏諸王召集到一起,為他們立下誓文,監督他們在明堂敬告天地,保證兩枝之間永不殘殺。又將誓文銘於鐵券,付之史館。
對這問題,武則天就算盡了人事。至於天命如何,就管不了那麼許多了。
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武則天做出了一系列頗有意味的決策:為過去的冤案平反昭雪,廢除臨朝以來新設的一些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