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卡達 (第2/2頁)
惡的呃呃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手的理由。”
東非十分重視和阿曼的關係,這一點主要是繼承自當初桑給巴爾蘇丹國這個阿曼帝國的分支。
可以說桑給巴爾人對東非是十分特殊的存在,東非能夠做大,原始資金就是桑給巴爾人提供的,包括東非最早的海岸線,海港,手工業,造船業可以說都源自桑給巴爾人。
而東非對桑給巴爾人的處理也是最特殊的,在東非的殖民擴張崛起道路上,桑給巴爾人可以說是唯一受到東非優待的群體。
而造成這種原因的根源,就是東非需要桑給巴爾人充當東非和中東交流的橋樑,甚至不侷限於中東,就是中亞,南洋等阿拉伯教影響地區都是如此。
不管是東非對中東的黑奴貿易,亦或者是後來的商業貿易(主要是農產品),以及20世紀後的工業品銷售,桑給巴爾人都出了大力,當然。他們也因此賺的盆滿缽滿。
而靠著中間商賺差價獲得的海量利益,這使得桑給巴爾人在阿曼迅速獲得政治地位,如今阿曼政府的不少官員就是原桑給巴爾人。
當然,所謂桑給巴爾人其實就是阿曼人,而唯一能證明桑給巴爾人存在的桑給巴爾蘇丹國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但是,桑給巴爾人回到阿曼認祖歸宗,毫無疑問推動了東非和阿曼兩國的關係發展。
而東非也需要阿曼繼續充當東非和中東各國交流的橋樑,阿曼在對東非的外交上也比較務實和認得清自己的位置,就比如富查伊拉地區的談判,就是阿曼主動妥協的結果。
面對這樣一個國家,東非政府對其態度自然是十分友好的,如果排除英國人因素,阿曼幾乎就相當於東非在中東的代理人,其實發展到如今,也差不多,隨著東非海軍在印度洋的崛起,阿曼已經越來越向東非靠攏。
而洛馬奇司令在聽到普拉託中將的大膽想法後,果斷的說道:“你的想法很危險,中央肯定不會同意我們這麼做,在一定程度上阿曼和我們的利益是一致的,其實當初富查伊拉談判,如果不是歷史遺留問題的話,我們根本就不可能這麼做。”
“而且,阿曼還支援了我們對富查伊拉港的建設,如果我們這個時候背刺阿曼,那在道義上就太齷蹉了。”
看著洛馬奇司令嚴肅的表情,普拉託中將沒好氣的說道:“我只不過是想想罷了,怎麼可能真對阿曼下手。”
“其實,我心裡早就挑選好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巴林的鄰居卡達,卡達的位置雖然比巴林差一點,但其他方面兩者都相差不多,唯一的缺點就是未來要和英國人做鄰居。”
普拉託之所以說卡達的位置比巴林差,主要是針對兩國的國土而言,巴林是一座島嶼,而卡達則連線著阿拉伯半島。
而對於海軍而言,島嶼往往更能帶來安全感,這樣可以避免敵人從陸地上發動攻擊,防守性更好,而當初英國海軍將巴林作為波斯灣海軍最重要的基地,就是基於這個原因,這一點同樣被前世的美國海軍所繼承。
當然,卡達的位置雖然相對差一點,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它和陸地連線部分並不長,更何況和卡達接壤的是東非的北部灣領地,背後是本國陸軍,那也不需要擔心陸地方面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