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張翼德火燒盱臺 (第1/2頁)
明州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張飛依照趙塵的計謀,帶著引火之物,領著五千人馬半路迴轉,悄悄地朝著洪澤湖而去。
袁術想要偷襲淮陰,盱臺乃必經之路。
此地趙塵十分了解,是趙塵穿越後第一個生活的地方,風土人情,地理方位都在趙塵心裡。
盱臺縣緊鄰洪澤湖,城牆低矮,守衛薄弱。城池東北面二十里地有個三面環水的葫蘆口,是個天然的口袋。
先前袁術與劉備的在此地鏖戰,城池的城牆也有所殘缺,袁術撤離之後,劉備大軍也未正式入駐,還沒來得及修復。
城內百姓的房屋大多已經破損,大部分百姓都已經逃離。
張飛按照趙塵吩咐,將僅剩的百姓全部引出城,安排五百將士連夜護送去淮陰城。
隨後吩咐將士將所帶的硫磺等引火之物灑在城內百姓房屋上,內設機關。
再將大軍分為四隊,手下偏將各自領五百人,分佈於南、西、北三門,備足火箭,張飛領三千騎兵於東門,等候袁術大軍而來。
按照趙塵的預料,袁術大軍急行軍必定於當日夜到達盱臺。若見盱臺城內無任何抵抗,定入城休息整頓。屆時等袁術大軍生火造飯,東南西北四門兄弟紛紛往城內射入火箭,引燃城內民房,並搖旗吶喊。袁術大軍必定大亂奪路而走,南西北三門兄弟守住各自大門,火箭射住門口,將袁術大軍逼往東門。
東門口外,張飛親率鐵騎埋伏,將突圍而來的袁術大軍往盱臺縣東南方向驅趕。
盱臺東南方向連線著洪澤湖,正好是一個葫蘆袋形狀,張飛三千鐵騎只需要守住葫蘆口,袁術大軍便插翅難逃。
葫蘆口此地地勢平坦,正好適合騎兵衝擊,步兵沒有任何阻擋,根本無從逃離。
趙塵用的便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新野之計。
兩者情況十分相似,諸葛亮面對的是憤怒的曹軍,曹仁一心想要取劉備和諸葛亮項上人頭,入新野後被火攻,出城後就被水淹。而此時匆匆而來的袁術大軍同樣急於求成,希望能趁劉備大軍還未反應儘快拿下淮陰。
趙塵就是利用了這一點,才想到火燒盱臺的計謀。
一切準備就緒,張飛靜靜地等候著袁術大軍到來。
日落,前方哨兵一路飛奔而來。
“張將軍,前方發現袁術大軍,領軍將領橋蕤,約三萬人馬,正朝著盱臺而來。此時已經距盱臺城不足三十里地了。”
張飛哈哈大笑:“果然被軍師說中,真來了!可惜了,不是袁術本人領軍,否則按就能拿下袁術,讓他跪在大哥面前磕頭認錯。”
“傳令,各隊準備,都給我打起精神,敢有拖延戰局的,軍法伺候!”
眾人齊聲應道:“是!”
軍令順著傳令官而去,片刻功夫後,大軍又陷入平靜。
整個盱臺縣如無人一般,只有斷壁殘垣和許多破損的民房安靜地立在城中。
話說橋蕤大軍一路緊趕慢趕,到了盱臺已經是人困馬乏。
見盱臺縣空無一人,便派人入城仔細搜查,確實是一座空城。
橋蕤樂了,劉備軍果然是傾盡了所有資源去攻打廣陵縣,背後果然空虛。明日偷襲淮陰或許易如反掌。
“這趙塵也沒有紀靈說的那麼神呀,有本事就在這裡設下埋伏,擊敗我橋蕤!”
他當即下令進城休息,生火造飯。
橋蕤心裡清楚的很,在城內修整遠比城外來的方便,既不用安營紮寨,也不用擔心颳風下雨。空城裡多的是民居,將士們住著也能舒服一些。
只是橋蕤不知道,他能想到的,趙塵早就預料到了。
橋蕤三萬大軍緩緩入城,片刻功夫後,一些民房的煙囪便升起了裊裊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