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取夷安破壯武 (第2/2頁)
明州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城與尋常縣城不同。
說起即墨,不得不提起曾經的膠東王,後來的漢武帝劉徹。
項羽主持分封諸侯之時便已經有了膠東國,而國都便是即墨城。
後來漢武帝劉徹四歲之時便被封為膠東王,直到劉徹位列東宮,才將即墨城交給另一個劉姓皇族劉寄。
大學者鄭玄與即墨城中的康成書院有莫大聯絡。
歷史上,呂布勸說蕭建之時便引用了樂毅呼吸間攻打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唯獨莒、即墨兩城不能攻克典故。
王修也曾任即墨縣令。
故而即墨城建設可謂北海國中最為繁華之城,地理位置更是至關重要。
即墨城位於北海國通往東萊郡大道上正中間位置,背靠沽水,延綿數百里,南面十里有一座山名為訓虎山,能天然阻擋騎兵大軍。
北連膠東和東萊郡北面門戶當利、盧鄉,南接壯武和東萊郡南面門戶不其。
是東取東萊郡繞不過的坎。
趙塵最希望兵分兩路,一路將袁譚和沮授牽制在都昌。
自己領著一萬大軍直取東萊,而後在包圍袁譚。
戰略上佔優勢。
當然這只是希望。
沮授並非泛泛之輩,在趙塵大軍起兵那一刻起,便跟袁譚商量,兩人各守一邊。
袁譚領一萬大軍守住都昌,沮授領一萬五千大軍奔赴即墨,攔住趙塵。
一切都在趙塵預料之中。
建安二年九月初,趙塵領大軍一萬至即墨城下。
即墨城高而堅固,沮授立於城牆上與趙塵遙喊:“此城非爾等可取,若不想把性命留下,還是速速回去的好。”
趙塵笑道:“既然如此,我軍便在城外等候,看誰能熬得過誰。”
而後,趙塵大軍向西面後退十里,當道安營紮寨。
趙塵的營寨修得十分堅固,各類壕溝拒馬都全部安排上,每日巡邏的人員也都交給張合安排。
儼然一副長期駐紮,要熬死對方的架勢。
太史慈十分不解,忙問趙塵:“軍師,若是沮授一直堅守不出,我軍難不成就待著此地,沒有其他行動?”
張合雖然也不理解,但趙塵吩咐的事他都會盡心安排到位。
帥營帳中,趙塵看著滿臉疑惑地張合,笑道:“儁乂將軍是否也心存疑惑?”
張合點了點頭,心想,沮授僅僅憑藉一座即墨城,就想要把趙塵大軍阻攔在訓虎山下,豈不是天方夜譚嗎?
如今整個中原都知道趙塵計謀天下無敵,若是連一個小小的即墨城都拿它沒辦法,傳出去豈不是惹人恥笑。
所以張合是絕對不相信趙塵真想在此地長期駐紮。
趙塵明瞭,張合雖然是儒將,以智用兵打仗,但畢竟不是謀士,不擅長戰略部署。
他解釋道:“子義、儁乂兩位將軍稍安勿躁。塵此舉只是迷惑沮授罷了。沮授堅守不出,我軍若是強攻,討不到好處,但有的是方法讓沮授出城。沮授一旦出城,自然不是兩位將軍的對手。”
太史慈憨笑道:“就知道軍師有辦法,軍師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