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培養器。此外,在那裡還設有徹底滅菌用的高壓鍋和冷凍室。面積約為30張草蓆大,四壁都鑲有銅板的培養室則設在口字樓一層“工廠”走廊的周圍。
劇毒性的細菌菌種,被抹在瓊膠上,然後送進溫度適宜的漆黑的培養室裡進行繁殖。在菌種塗抹之前,瓊膠或蛋白腖必須進行徹底殺菌,因此,設定了高壓鍋和冷凍室。但是,使用處於無菌狀態的瓊膠的操作者如果帶有雜菌的話,立即就會汙染瓊膠。
柄澤班人員在消毒室裡,一定時間內全身處於消毒液霧的包圍之中,變成無菌狀態,然後才開始從事製造細菌的作業。
由於這是部隊長親自下達的命令,柄澤班增加了人員,利用24小時三班倒的辦法緊急製造細菌。結果,“僅鼠疫菌在一個生產週期內就增產約20公斤”,“如果加上原來儲存的以及乾燥的鼠疫菌的話,這時儲存的細菌巳達到100公斤之多”。原731部隊人員作了這樣的證詞。
所謂乾燥菌是731部隊費盡苦心研究開發出來的一種新式武器。這種細菌的毒性超出一般鼠疫菌的60倍。它把變性鼠疫菌凍結起來,可以在乾燥狀態下儲存。按照現在的說法,應叫“速溶鼠疫菌”。
這種細菌可以放進玻璃等輕便的容器裡,帶進敵方縱深地帶,使用時,只要加上少許水或培養液就可恢復原狀。
為了把這些大量生產的細菌分撒到居住在農村和城市的人群中去,為了使之成為大規模流行的傳染病,就需要大量作為媒介用的跳蚤、蝨子以及繁殖跳蚤用的老鼠。也就是說,如果把鼠疫菌比喻作彈藥的話,那麼,跳蚤、老鼠就是發射彈藥用的槍炮。
到1945年夏天,731部隊巳儲備了100公斤的鼠疫菌以及大量的傷寒菌、霍亂菌、赤痢菌和炭疽菌等多種細菌。如果把731部隊儲備的細菌和多達數噸的老鼠、跳蚤等散佈到蘇聯的大城市去的話,那麼,劇烈的傳染病立即會在歐洲大陸蔓延開來。單純從理論上來說,這些細菌量足夠毀滅全人類還有餘。
石井四郎軍醫中將於1945年5月分析“日蘇開戰是必然的趨勢”,提出增產“武器”,是有著明確的根據的。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已被逼到懸崖絕壁,處於崩潰的邊緣。同時,蘇軍在蘇滿邊境巳躍躍欲試。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英、蘇三國首腦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會晤,三方就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後處理問題簽訂了秘密協定。
這個協議在關於蘇聯對日參戰的秘密協定中約定:作為蘇聯參戰條件:維持外蒙古的現狀,將庫頁島歸還蘇聯。
在石井四郎軍醫中將號召增產細菌武器的1945年5月,德國向盟軍簽訂了無條件投降的檔案,部署在蘇滿邊境的蘇軍突然加緊了調動,蘇聯對日作戰已迫在眉睫。
號稱“精兵70萬”的關東軍雖然已察知蘇軍活躍的動向,但是手中巳無兵可用了。
關東軍的精銳主力已轉戰頻頻告急的南方海洋,主力飛機和艦船、燃料、大炮、彈藥,最後甚至連禦寒用品都調往南太平洋島嶼和沖繩島去了。一度被譽為日軍最精銳部隊的關東軍巳失去了實力,變成了一隻紙老虎。
一位原731部隊航空班的人員敘述說:“有一次,石井閣下大發雷霆時表示,關東軍除了打一場細菌戰之外,是毫無取勝的希望了。……關東軍現有的飛機少得可憐,只能採用把今天配置在長春機場的編隊明天遷移至大連的方法,顯示自己還擁有許多飛機,費盡心機進行著偽裝演出……不利用細菌同蘇聯打仗,是打不贏的。”
三起佯動作戰
在731部隊全力動員製造細菌武器的六七月間,在部隊內接連發生了三起奇怪的“騷動”,即“挖坑騷動”、“憲兵騷動”和“特攻隊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