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第1/2頁)
[英]安東尼·伯克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天下午,帕默被無條件釋放。內政部對此發表了宣告,大方地承認由於新證據的出現,帕默可能是共謀的嫌疑已經完全不存在了。(只有一家含糊的週刊還不厭其煩地指出新證據沒有任何價值,這也許只是帕默那傢伙製造不在場證明的伎倆。不過沒人理會它。)
當天晚間,內政部大臣屈從於巨大的輿論風暴的壓力,引咎辭職。在議會的簡短宣告中,私下裡原本非常支援內政部長的首相,也公開地對這位前內政部長展開了一番奚落。
當被告知這條新聞時,陶德杭特先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ldo;他這是罪有應得,&rdo;他像法官一樣判決道,&ldo;那個人是個該死的笨蛋。&rdo;
這一週是陶德杭特先生在地球上的最後一週,也是他過得最平靜的一週。外面爭取緩刑的呼聲已經越來越微弱。而政府在丟了面子之後,也要拿出自己鐵血的作風來。
而在監獄內,陶德杭特先生表達了一種不願再見客的態度,他對歐內斯特爵士、區特威克先生和年輕的福勒先生道了永別。最後,他終於能夠輕鬆地面對一切了,這也是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
未來他身上將會發生什麼事,這一點已然無關緊要。得益於早期的那個許可,他偶爾會起一兩次床,套上睡衣和袍子,在警衛的攙扶下,緩慢地在運動場內繞著圈,享受著四月的陽光。在這兒,他見不到任何其他的犯人,而且他與外界也沒有任何聯絡。
他花了很多時間寫作,希望能來得及完成他在被告席上計劃的那個有關審判、刑罰以及從死囚的角度來看待一切的系列文章。對他來說,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機會在被執行刑罰之後,再寫一些有關刑罰的感受。對英國司法體系的運作,他也寫出了許多有趣的及一針見血的評論。費瑞斯的一封簡訊告知他,他刊登在《倫敦評論》上的文章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興趣,這令他頗為開心。
另外,他花了很多時間與警衛們閒聊。令他感到有趣的是,不管他說什麼,他們都會把他說的逐條記下來。而當福克斯不在的時候,博什曼會告知他牢房裡一切有趣的逸聞。陶德杭特先生和博什曼相見恨晚,他們很珍惜對方在一起聊天的時間。
隨著行刑日期的臨近,陶德杭特先生非常感動地發現,周圍的人是那麼關心他,牽掛他。典獄長常常會過來用最友善的語氣跟他交談,牧師隨叫隨到,而醫生則一副樂呵呵的模樣。
&ldo;死刑會讓你覺得煩擾嗎?&rdo;有一天,陶德杭特先生問典獄長,而這個不以正式的官方身份回答的典獄長,則令他頗為吃驚。
&ldo;恨死死刑了!那太可怕了。實在是太野蠻了。對於許多案子來說,也許那樣是公正的。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官方的人來說,這是可怕的責任。死刑讓犯人終日魂不守舍,讓監獄的官方人員……我對死刑感到無比恐懼。每當執行死刑之前,我總會失眠。&rdo;
&ldo;啊,&rdo;陶德杭特先生憂傷地說,&ldo;拜託你,請別為我失眠。我自己也曾經常失眠。聽到有人會因為我而睡不好覺,我心裡會非常難過的。&rdo;
死刑當天,陶德杭特先生七點一到便醒來了。他昨晚睡得很好,在觀察了自己的反應之後,他饒有興趣地發現,自己相當平靜,心態也只是稍稍有些期待的興奮而已。事實上,陶德杭特先生此時一點都不介意死亡,相反,他很期待它的到來。無處不在的死亡陰影已經陪伴他度過了太長的時間,現在,終於要完成最終的步驟,可以真正地解脫了。而此時,對於他來說,死亡更像是一種長眠,一種華麗而宏偉的休憩。陶德杭特先生對於他那副無用的身軀已經厭倦了。
他帶著一貫的好奇注視著最後的盛典。牧師聽說他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