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滄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枝條,臘條就是臘樹新發的枝條。
這兩種枝條,大概有一米高左右,筷子般粗細,是編制筐籃的材料。
馬家堡供銷社就收購這兩種枝條,然後賣到外地去,用於編制筐簍,裝水果、蔬菜等用。
收購枝條按斤計價,臘條每斤二分錢,杏條每斤一分五。
如果有二百斤臘條,就能賣上四塊錢,解決學費問題。
前世的時候,林駒曾經跟著哥哥到山上割過條子,什麼地方有,他也知道。花了二十來分鐘,就到了地方。
坐下歇了一會兒,林駒就開始割臘條。
這裡的臘條已經被人割過,不過,那些人只是挑比較集中的地方割,有些散落在各處的,就倖存下來。
一口氣割了兩個多小時,攢下了一堆臘條和一堆杏條。
林駒把條子歸攏到一塊兒,先把杏條打捆,一捆三十來斤的樣子。
捆條子不用繩子,用一根比較長的臘條,或者比較柔軟的椴木條、柳木條都行。在一端擰幾下,讓枝條的結構鬆軟,但是不斷掉,然後就可以纏繞起來。
這裡人上山打柴,都是這樣捆柴的,是個男人,從小就會幹。
臘條有些枝杈,需要修理一下,不過也很容易。
花了半個小時左右,林駒把兩種條子都捆好了。
一共六梱臘條,估計有一百八十斤左右。四梱杏條,有一百二十斤左右。加一起,應該能賣五塊多錢。
行了,這就夠了。
割條子,其實還是個比較賺錢的生意,供銷社那裡也敞開收購。
人們之所以不願意幹,一是害怕被扣上搞副業的帽子。
因為現在是不允許搞副業,自己賺錢的。
雖然有人偷偷摸摸幹,畢竟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一旦來了什麼運動,槍打出頭鳥,興許就要倒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