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第1/2頁)
何木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吉思汗看了信後,非常高興,但他不可能在原地等著丘處機的到來,他要一直西征。於是,丘處機只能按照成吉思汗的安排,跟在他的後面,直到1222年四月五日,丘處機才見到了駐紮在八魯灣的成吉思汗。
一見到丘處機,成吉思汗就說:&ot;金、宋徵聘你,你都拒絕了,而你卻不遠萬裡來見我,我很高興。&ot;
丘處機說道:&ot;山野之人奉詔而來,此乃天意。&ot;
成吉思汗接著便問:&ot;真人遠道而來,不知有無長生不老之藥?&ot;
丘處機坦言:&ot;世上只有延年益壽之藥,從來沒有長生不老藥。&ot;
成吉思汗當時很失望,但他對丘處機的誠實很是欣賞,這以後,成吉思汗就把丘處機留在身邊,經常和他探討煉丹養生之道。
在這位傲視天下的大汗看來,不死之藥並非是人人都能得到的。他把丘處機留在身邊,大概是想以誠心來打動丘處機,讓他拿出不死之藥。1224年,成吉思汗讓丘處機回到燕京,並讓他住下來,並且經常惦記著這位老朋友,他在一道聖旨裡對丘處機說:&ot;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ot;與其說,這是成吉思汗對丘處機的眷戀之情,倒不如說是他仍抱著丘處機有不死之藥的希望。但是,丘處機死了,成吉思汗想要長生不老的希望破滅了。
他感覺到了大限已來,而且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一代天驕到了這個時候,所能做的,只有為自己打下的江山進行一次總體的規劃。
簡單地講,成吉思汗臨終有三大遺命。
一是再次明確繼承人。讓諸子立誓,擁戴窩闊臺繼位。
二是對諸子、諸將安排滅金方略。他說:&ot;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ot;
三是對自己的身體做了交代,他說:&ot;我不願死在家裡,我要為名聲和榮譽走出去!&ot;
這就是成吉思汗,一個把一生都獻給了戰場的人,就是死,也要在戰場上結束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這三道遺囑,成了成吉思汗在世上最後的話,也成了他為後世和自己做的一個最為深刻的預見和總結。
最後一個月
讓我們再來詳細回顧一下這位天之驕子臨走時的情景。
1227年閏五月,寧夏的酷熱讓這位蒙古大汗吃盡苦頭,他只好到六盤山腳下的開城避暑。開城南依六盤山,是控扼秦隴咽喉的戰略要地,自古以來,中原王朝與北方少數遊牧民族的分界線都在此。成吉思汗一定還記得,十一年前自己在攻打金政權佔據的潼關失利後的情景。那時,他始終找不到滅掉金國的最佳方法。他找來金國降將郭寶玉詢問攻取中原之策,郭寶玉就獻出了攻夏滅金再取宋的計策。六月份,他就病倒了,從這時到第二個月的十二日,他一直沒有出過開城。
在這一個月時間裡,這位大汗到底在想什麼呢?我們的確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但他的確做了很多事。
首先,他再三叮囑窩闊臺:&ot;耶律楚材是一人才,你必須要重用他。&ot;
耶律楚材是成吉思汗在攻取金國的中都後,得到的一個人才。此人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知識豐富,胸懷大志,但成吉思汗並沒有重用他。一是因為當時朝廷組織不夠健全;二是西征時以軍事行動為主,少有政治措施,最需要的是軍事人才,耶律楚材是政治家,自然較少有施展抱負的機會;三是耶律楚材所學習的治國平天下的儒學,對於生長於遊牧社會,以弓馬取天下的成吉思汗來說